童话故事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多样性——以统编版二(下)第七单元 课文为例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林香莉
[导读] 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画面的直观性
        摘要: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画面的直观性,而童话故事题材的教学尤其需要教学环节的丰富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创设以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好地融入到文本教学中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关键词:低年级  童话故事  情境创设   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情境教学法的提倡和运用,教师们也纷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在新课改之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针对小学生的主要特征及语文学习的迫切需求,来主动调整教学计划,积极探寻出最为适宜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与策略[1]。
        低年级学生是年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都比较薄弱的阶段,他们对于抽象的知识比较难以理解,而对于丰富的、形象的、直观的内容却是容易引起兴趣并能够很快接受吸收的,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如何使情境创设更加多样化,以便于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最大程度地理解并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组童话故事为例,来探询童话故事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希望能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寻找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
一、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丰富有趣的语言,以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展开
课文内容的学习,能够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克服学生学习的心里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期待,会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如在教学《蜘蛛开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式的语言描述来创设学习情境:“同学们,你能根据题目来猜一猜蜘蛛会开什么店吗?我们要注意蜘蛛最擅长结网了,你能猜出它会开什么店吗?”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描述来创设学习情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做好了铺垫。再如教学《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学习:“青蛙卖泥塘的原因是什么?都有谁来买泥塘?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些什么?最后青蛙还想卖泥塘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课题,质疑的过程既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过程,也是反复认读本课生字“卖”的过程,识字与阅读双管齐下,紧紧地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难点,何乐而不为呢?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观察是最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地以学生最为真实的生活体验为依托,能联系生活来创设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想必课堂教学必定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大象的耳朵》这课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大象说的这句话“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会觉得和大家不一样很奇怪吗?”通过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这句话,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点,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从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固有的情感体验,获取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也就水到渠成。
三、画面再现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直观想象。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对于抽象的知识点较难
理解把握,但他们又因为年龄小涉世浅而比较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反而更能在直观的画面描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为文本描绘出更加斑斓的色彩。如教学《小毛虫》这一课,教师可以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等词句,通过画面再现来创设学习情境:“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小毛虫就在你面前,它一刻也不敢耽搁,不停地织啊织啊,从白天织到了黑夜,又从黑夜织到了白天,它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最后终于把自己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通过这样的画面再现,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情境中,充分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再如指导朗读《小毛虫》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可以通过画面再现,让学生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其中,体会小毛虫惊喜的心情,边读边想象蝴蝶轻盈欢快地飞舞的画面,读出美感,读出蝴蝶越飞越远,慢慢消失的感觉。相信这样的画面再现式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融入文本、融入到丰富的想象世界中。
四、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师生积极而又热烈的互动,才是课堂上最美的风景。现在的课堂
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一方唱独角戏,而是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甚至是教师退居后台式的学生主导式课堂。有了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完整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而对于童话故事中丰富有趣、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是少不了学生的积极扮演与完美诠释。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讲到青蛙卖泥塘,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直接模拟青蛙,学着青蛙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再请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通过这样的分角色朗读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地调动起课堂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融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这样有参与性的情景创设,必能为课堂教学添砖增瓦。
五、故事讲述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够有效地抓住文本的故事情节及时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那么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如教学《大象的耳朵》生字环节时,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分组识记生字。把“耷”和“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识记,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大象和小兔子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它们身上有一个地方很不同,就是它们的耳朵。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兔子的耳朵又是什么样的?”同时出示大象的耳朵和兔子的耳朵的图片,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认识并理解了“耷”和“竖”这两个生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利用课文插图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低年级的童话故事具有广阔的教学空间,不同的教师总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不管是何种教学方式,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及童话故事的文本特点,情境创设教学法无疑能给低年级的童话故事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而探询情境创设的多样性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拉吉.《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