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后进生提高教育质量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梁维娜
[导读]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踏实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踏实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的个性特征决定了转化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后进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方法,使后进生逐步得到进步,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优生;后进生;转化

        所谓“后进生” 就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规范、不思进取或经常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而思想品得表现较好的,这类学生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因学习方法不对头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后进生;另一类是学习成绩较好,但思想落后和行为习惯较差;第三类则表现为不仅学习成绩差、思想落后而且日常行为习惯均差的双差后进生。
由于后进生在班级中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利益,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如果任其发展其结果只能导致后进生更差,不利于教育和转化工作的开展。因此,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看,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及其管理是班级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因后进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做好这项工作,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后进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并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呢,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基本环节入手。
一、要用辨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是难免的,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宽容他们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不歧视和冷落他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后进生与优生是相对的,今天的后进生可能转化为明天的优生,今天的优生也可能变成明天的后进生,后进生只要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转化到优生的行列之中来。
班主任老师要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每位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后进生身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对他们不作全面的分析,只看到缺点而看不到优点或采取歧视回避的态度,势必把后进生推到对立面去,极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转化。“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优点,只有找到了优点,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能帮他找到战胜错误的信心”,处于教育工作一线的班主任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在有的放矢地帮助后进生克服缺点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和长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他们不断向优生靠拢。
当然,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还会出现倒退现象,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班主任树立长期转化的观念,付出更多的爱心,帮助后进生分析问题所在,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他们就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尊重和信任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教育就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学生不仅是爱心教育的一个体现,也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尊重和信任是实现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后进生转化的动力。在班级工作中,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
        由于后进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的粗暴训斥或打骂,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同学的冷嘲热讽,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做转化工作时,班主任老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后进生通常对老师的教育管理带有一些抵触情绪,如果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不注意方式方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对待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而这种教育要建立在理解、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要把握每个后进生的心理,解决他的困惑。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多与后进生接触和交流,与学生交谈时要平等相待,从他感兴趣的话题谈起,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消除敌对情绪,要以思想教育为着眼点,启发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反思,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以他所愿接受的方式就能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并能引导他走出误区。
三、克服自卑和树立自信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自卑心理是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消极心理。他们得不到父母、老师或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内心是极为痛苦的,因此他们更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
每位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对学生寄予诚挚的期待时,就会用赞赏的积极的情绪去对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对方以肯定与鼓励,这种积极情绪同时也会很快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对老师更深的信赖,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努力,从而形成良性循怀。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不要动辄粗暴地批评、讽刺、挖苦和揭短,不要有损伤学生自尊、损害学生人格的言行,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依此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的愿望。
“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后进生要也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来对待后进生,要爱护理解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待,愿意把老师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会使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心理,激起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从而使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并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参考资料]
《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