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导向的高职园林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印燕娜
[导读] 园林艺术别具一格,具有其特殊的生命意义和魅力
        摘要:园林艺术别具一格,具有其特殊的生命意义和魅力。在园林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若要永葆生命活力,就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新时代元素,并将科技、人文、艺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现代园林艺术。中国特色文化日益坚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尤其是“中国梦”思想的提出,为中国文化教育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给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高职园林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教师不仅要将传统的园林精神与文化内涵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最新的园林艺术形式和园林相关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了解园林艺术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园林艺术拓展与延伸,。基于古今中外创新成功者的经验,高职园林教学通过创新教育、尝试、学习、实践,不断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创新导向 高职园林 教学改革
1、发现园林艺术的真善美
中国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里,“真”代表言语真诚;“善”代表行为善良;“美”代表形象美丽。园林文化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载体,包含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形态进程的揭示,拥有大自然所赋予的纯真善美,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变化无穷的园林艺术使人置身画中,园林文化集境、景、情于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的艺术。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打造自己对美的认识和理念,还要将其融入到园林雕琢过程中,给大众呈现不一样的园林艺术之美。
园林艺术的理念和设计核心要素便是创新,创新并不是一味的求异,而是将传统、古典文化艺术融合现代信息元素,同时将自己的理念和个性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加以呈现,但又不失园林本身的真善美及传统内涵,合理区别园林之美的主客、内外之间的关系,合乎园林形式规律,满足生命对原始生态美的追求,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园林艺术。
2、创新园林艺术元素
园林艺术可游、可居、可望。没有具体的创作规则,也没有统一的设计要求,遵循的往往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根据传统园林设计要素即地形、建筑、园林小品、生态植物和园林道路设计方面,形成错落有致,起伏回旋,如诗如画的,能够体现生存智慧的园林艺术文明。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园林艺术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礼品,更应随时代变化多方位展现生态美、建筑美、艺术美。园林设计者应根据东方文化艺术,拓展园林创作元素,如中西方文化元素、现代建筑元素、人文需求元素等。综合时代特征,集生态性、开放性、商业性、共享性于一体的综合园林服务体系,做到形式与内容变化相统一,局部与整体多样性相统一,风格、形体、线条多样与统一,遵循参差律和整齐律,做到高低起伏、浓淡明暗、轻重强弱的动态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在园林艺术元素的选取中,形体、空间、数量、线性、颜色及质地都是造园者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光影效果虚虚实实,叠石堆山,树木配植,使游览者感受到“咫尺山林,多方胜景”,虽身居闹市,却得林泉之趣。


当然,除园林艺术元素的选取,园林整体框架与结构也是极其重要的。“小桥流水人家”,园林中的山水、道路、植物等都是园林的灵魂,是园林生命与活力的代表,整体构思新颖、搭配合理、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人间胜景,甚至是景外之景。
3、把握中国园林未来发展方向
人们的审美观念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园林教育也要应时代要求,随时代发展不断做出调整与改革,以寻觅幸福为初衷,突破传统理念枷锁,打造人格与自然的人性化园林艺术。
3.1突破园林商业经营理念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园林文化呈现交互融合趋势,园林的开发与设计会或多或少考虑其商业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园林设计者的思路。所以,在高职园林教育改革环节中,教师与学生都要针对园林设计实际,提出符合具体情况的有价值的园林设计计划,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从细小环节入手,创造出可以被体会到符合设计者气质、风格的现代园林风景,让入园人眼前一亮。
3.2打造精品 回归自然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体,园林建造就要将人类文化与自然风景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为模拟的自然景观,使人们感受到近乎大自然的碳氧互补机理,感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植被变化,因此,在园林建造过程中必须结合天人合一要素,做到情景交融,从建筑到植物给入园人营造美的感受。
3.3朴实无华 贴近生活
园林文化需要创新,但同时也要接地气,要贴近人们生活。自然是人类的自然,是朴实无华的,园林文化的核心就是要让自然走进人们生活,使大众接受园林文化,所以,在园林艺术创新设计过程中,在保证不失其美感的前提下使园林文化贴近百姓生活。
结束语
中国园林建设首屈一指,因山就水,高低错落,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写照。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是时代赋予的品格,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敢想敢干,将中华园林瑰宝继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周锁,张永良,陈祺, 等.基于创新导向的高职园林教学改革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42-46,50. DOI:10.3969/j.issn.1671-9131.2016.04.013.
[2]马存琛,陆明华,万强, 等.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1):49-51,54.
[3]丘燕芬.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创新课程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60):6-7,2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60.004.
[4]张维玲,张孝金,王炎, 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园林测量》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4,(6):73-75.
[5]张百川,史香云.高职园林树木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园林树木导游“角色扮演法”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07-108. DOI:10.3969/j.issn.1002-204X.2012.08.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