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识字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识字和记字的能力,忽视对学生学习文字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让学生觉得学习汉字是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失去了识字学习的快乐。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故事引入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思考过后快乐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文字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1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小学语文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语文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具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新颖高效的识字课堂。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材,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员,所以笔者将从教材和学生这两方面,论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通过多次对小学低年级部编版语文课本的研究分析表明,如果能够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识字教学中,就会将其独有的优势特征展现出来。最为明显的优势特征就是故事教学法不但能够推动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的过程中,是学生了解“字”的实际意义、价值和由来。例如,“金”“木”“水”“火”“土”等汉字,都能够找的一个与之对应的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应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识字需求。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没有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向抽象的逻辑思维,故事教学法恰恰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表达方式,满足小学生的生理特征。综上,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足点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在课堂中不能够很专注地集中注意力来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所以很容易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会把一些汉字混淆,有好多字学生只是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记忆来进行读和写,常常会把地方口音当中混淆的汉字读音。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纠正,因为学生的脑海里对于这个汉字的读音以及写法已经产生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问题所产生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汉字的领悟教导。
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3.1游戏教学法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独自识字的能力。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在写字时不注意笔画笔顺,错别字多,写的字间架结构不合理,写字很难看等。写字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写字游戏来帮助学生解决写字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金、木、水、火、土、日、月”之后,笔者设计了“红绿灯”游戏,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首先笔者将全班的学生分成了3组,并站成3排。然后笔者分别从这3组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扮演小交警来负责检查。
在游戏开始时,每个组的第一位学生先回答小交警展示的字,如看到“木”这个字时,学生要按照“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撇、四笔捺”的标准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通过人行横道,如果错误,那么就换第二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组通过的人数最多,那么就可以获得奖励,没有通过的学生则会被带到教师那里接受惩罚。通过笔画笔顺的描述,既可以深化学生的记忆,又可以轻松达成教学的目标。
3.2图文联想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识字教学要和图画紧紧结合在一起。对于汉语来说,不少汉字本身就具有象形的特点,所以更应该和图画结合在一起展开教学。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实物图片,然后又展示汉字从金文到篆体、最后再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基于字理的基础上看到汉字悠久的历史,搞清楚汉字的演变过程,进而对汉字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在《金木水火土》的时候,笔者尝试将其中的汉字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展示其从金文到篆书,最后发展成楷书的样子。以“火”这个字为例子,学生发现原来它在甲骨文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团火焰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发展成了现在“火”的样子。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其实并不是现在所有的汉字都能在甲骨文中找到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古人也在使用的汉字。你觉得为什么‘火’在甲骨文时代就有呢?为何古人要将其和‘金木水土’放在一起,用来比喻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呢?”学生有所感悟:“是不是因为古人原来没有火,发现了火之后,让古人有了熟的事物,古人觉得它很重要,于是就和能制作工具的‘金’,能产生食物的‘木’,能解渴的‘水’,能承载万物的‘土’放在一起。”这样学生就初步体会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3合作学习法
现如今,很多人家都是一个孩子,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合作意识,更不要说合作能力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把“以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在课堂内部划分小组,既能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又能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思,一举两得。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对“字”本身内容的理解,进而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也可以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4结束语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汉字的识别以及领悟能力十分低,有好多汉字,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进行解释,只是单纯、死板地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记忆的话,那么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汉字是什么意思,也不能够深刻地记住这些汉字。所以,教师就把故事教学法应用到低年级汉字的识别教学当中去,这样不仅解决了传统的识字教学弊端,也提高了课堂的自主教学效率,使学生更愿意加入课堂,教师也更有教学的积极性,使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致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02):P.112-112.
[2]李涓.巧编生字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9,000(005):296.
[3]胡艳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02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