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许文婷
[导读]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摘要: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在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现阶段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教学成果。如何实现高校钢琴教学更专业化、更高效率地发展,进而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是钢琴教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热门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为现代钢琴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1 前言
        21世纪,国人的素质教育问题被放在了面前,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慢慢增加,它能体现出学校和学生的素质,在现如今,钢琴教学变的尤为重要,学好钢琴也是我们有必要探索的。但是,钢琴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也缺少相关的教学实践,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两者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钢琴教学的创新,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 钢琴教育模式的反思
2.1教师教学时不注重学生的差距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大学里相关钢琴专业有不少学生都有很扎实的钢琴基本功,这对于大学钢琴教学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同时教师也会走入一个误区,所有学生都有这么良好的功底,基本功的练习功课被忽略了。因为老师认为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钢琴的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好意思去提出学习基本功的要求。如今音乐生考入大学都需要经过联考、单招、统考,在专业和文化课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考核筛选,而进入大学的音乐生在刚开学时还会有专业水平的测试审评,可是学生对乐理的了解程度和钢琴技巧的熟练度并不一定均衡。部分老师不了解学生的钢琴基础,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还会出现较好的学生落后的情况。于是许多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老师的不认可无疑是一只拦路虎,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变得越来越艰难,听课变得吃力,最后怀疑自我,他们对钢琴的热情也一点一点地熄灭,慢慢地,学生那份炽热的初心也会变得冷淡。
2.2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
        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一方面,课程与课程之间还是缺少了延展性,一些理论课的难度达到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水平,却忽视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往往到了最后,学生的音乐技能没提高,理论知识也没有完全吃透,无法做到将钢琴与相关课程联系起来,难以做到真正学以致用,也无法促进钢琴学习的进步。另一方面在于教材的选择上。由于钢琴起源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教师在选曲方面都以西方国家的教材系统为主,中国的钢琴作品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部分学生由于一直以来接触这类作品较少导致他们不能更好地演奏表达,到最后很多学生甚至都不愿意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当中,大都以传统经典的曲目为主,而现代作品、新颖有趣的作品则少之又少。
3 高校钢琴教学创新策略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经过探索实践而形成的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当前高校钢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高校必须尽快创新钢琴教学模式。
3.1创新钢琴教学目标
        钢琴教学相比其他科目有其特殊性,不像英语需要说出来,也不像数学需要计算出来,钢琴教学只需要通过演奏将曲目完整流畅地展示出来,表达出演奏者的情感,最终引起听众的共鸣。

教学目标决定了一节钢琴课的成败,因此,在创新钢琴教学模式时首先应从教学目标入手,根据所学曲目的情感主题对学生进行指导,综合不同能力层面的学生,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立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钢琴教学要始终将培养出具有钢琴音乐气质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练习熟练掌握钢琴乐谱,细细体会钢琴乐曲中潜在的艺术性和对灵魂的冲刷;始终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主体位置,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发现问题后,钢琴教师应及时解决,并尽快调动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3.2创新钢琴教学理念
        高校钢琴教学策略的创新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一个明确科学的钢琴教学目标为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指引方向,而一个全新的钢琴教学理念则是其教学模式创新的必备条件。现下在大多数高校中,钢琴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受以前单一理念的桎梏,不能满足学生对现代钢琴知识的需求,所以,进行钢琴教学理念创新是必然的。例如,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对一或者对全班实行分小组的教学模式,以便精确地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能与最大化的艺术气息熏染。同时,这种模式对学生和老师的情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对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不断进行提升,不断完善自我专业技能,时刻不忘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理念的更新。
3.3注重对教学环节的音乐设计
        要想实现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应该重视对音乐的设计环节,对高校基础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延伸拓展,以此来实现基础钢琴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音乐设计是对传统基础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在基础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某部钢琴演奏作品为例,对其演奏内涵、精神主旨、表演方式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理解加以创新,形成具有创新性特征的新型钢琴演奏作品。学生根据自身二度创作的作品进行实践演绎,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钢琴演奏指法、力度等方面的实地强化,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钢琴演奏和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构建以自我认知为基础的基础钢琴认知学习体系。
3.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创新活动
        在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利用一些有趣、新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钢琴的理论知识与思想内涵,并从中学习一些技巧,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丰富对钢琴的了解与认识。还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比赛,如乐曲创作大赛,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最后实现学生整体创作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钢琴课程是一门优雅的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对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学生技巧的使用,提高钢琴教学效果。钢琴教学的创新,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钢琴教学质量。钢琴教学模式的创建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傅佳星.基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高校钢琴教改思路[J].黄河之声,2018(24):98.
[2]王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 2018,38(7):183.
[3]陈思.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课程理念的文化建构[J].艺术研究,2018(1):178-179.
[4]江琳.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课程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黄河之声,2017(4):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