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少先队活动的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王越
[导读]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论断
        摘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论断,强调将爱国主义情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爱国主义情怀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与此同时,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少先队员必修活动课,是少先队把握组织属性,通过特有的组织内容和活动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启蒙、政治引领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少先队活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具体路径值得我们探析。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基本内容;路径探析
一、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出过程
        “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提到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具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1]2014年6月6日,习近平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强调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2]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3]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4]这就表明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育人目标中的地位,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上承理想信念,下接品德修养,同时也表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中的要求和培养途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5]这就又一次论证了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
        二、爱国主义情怀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情怀”包含爱国情感,但是却比爱国情感有着更丰富的内容。总体来说,“爱国主义情怀”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维度。认知即对自己祖国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都以对祖国的认知为基础。情感是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之情;意志是维护国家主权、保护祖国财产、文化等的坚定信念;行为是将认知、情感、意志内化后产生的具体实际行动。在爱国主义情怀中,四个因素互相作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爱国之知、爱国之情、爱国之志、爱国之行时将之表述为“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这样的表述显得更加有力且丰富。“情怀”一词不同于以往对爱国教育的表述,它代表了一种柔性的工作方式,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教导,而是倡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入少年儿童的价值观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时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式,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要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讲究持续性、累积性的工作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解决问题。


        三、爱国主义情怀为何要“厚植”于少先队活动中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出是对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是改变以往教育方式的一种崭新尝试。少先队活动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是实现少先队组织目标的载体,如何将二者相联系,发挥少先队活动的引领、导向作用,对于爱国主义情怀的厚植具有深刻意义。
        2015年全国少工委颁布《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四个维度,即组织意识、道德养成、政治启蒙与成长取向。政治启蒙目标中提到“培养少年儿童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8]这一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紧紧相连,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立志,把自己的志向同祖国与人民联系起来。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9]具体指出了爱国主义情怀与少先队活动的内在联系,少先队活动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和厚植。
        四、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少先队活动的路径探析
        爱国主义情怀的厚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小培育。[11]少先队活动具有政治性和儿童性,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少年儿童为开发和实施主体,培养少年儿童对祖国的朴素感情。因此,爱国主义情怀的厚植离不开少先队的各项活动,离不开少先队的整体建设,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少先队活动的具体路径值得我们深入探析。
        关于国家认知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也是爱国主义情怀厚植的基础。国家认知是国家认同的必要条件,国家认知是爱国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基础,对国家的历史及国情了解越深入,爱国主义情怀才可能越深沉。彰显爱国之知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其一是关于国情的教育,即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自己的祖国;其二是进行爱国主义内涵和意义的教育,使少年儿童懂得爱国主义的道理。
        少先队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的载体,爱国情怀培育的程度和效果与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知识的传授密不可分。[12]在进行上述两方面教育时,知识传授是主要的途径,依托于少先队丰富的活动课程体系。但是,在进行活动课程设计时不能只囿于传统的课堂讲授,需要多样的活动实施方式。关于国情的教育主要是有关我国具体知识的教育,比如我国的基本概况、地理面貌、政治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纪念日等等,开展活动课程时,不能局限于大中队会,要融入新媒体、时尚等多元因素,比如征集微视频、留言、快闪等形式。关于爱国主义内涵和意义的教育,对少年儿童稍显抽象,包含爱的是什么国、为什么要爱国、如何爱国等等,要化抽象为具体,比如组织参观、访问、故事会、动画片等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吸引少年儿童的兴趣,注意讲解时语言通俗化,联系具体的实际,更加生动的诠释。
        总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少先队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个人的体验,也有少先队活动整体的开展情况。少先队员将自身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少先队的活动中,就是将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到实际中,以此将激励少年儿童努力学习,不懈奋斗,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9(9):12-16.
[3]陈丽丽.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新方案设计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

作者简介:
王越(1995.07.29),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在读研研究生,研究方向: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形成规律与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