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则是影响其语文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且要通过相应的教学创新来提高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质量,使之能够在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过程中自主地、有目的性的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提升,进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学生语
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培养策略;教学创新
自主阅读能力是指学习者能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获取,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获取量。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须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作为教学实践的重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语文知识的自主获取量以及知识建构,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1]。
一、创设自主阅读环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授之以渔”是当前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很多教师则将“渔”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其融入到教学创新之中,却忽视了“渔”也涵盖了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应将“渔”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量[2]。
如在《小英雄雨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阅读的环节,并鼓励学生结合自主阅读将自己的遇到的问题、疑惑大胆的在“学习群”(微信群或QQ群)中提出,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有的学生则会阅读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小雨来为什么会成为英雄?”(仅阅读未自主思考)、“老师,小雨来为什么不先跑呢?”(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未能联系文章内容)等等。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迥异、“超常”的问题予以选择性回答,将一些共性的阅读问题进行“预留”,并鼓励学生将教师未给予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并指导学生如何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将“预留”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教师在课堂的详细讲解过程中,还将自己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讲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与分析技巧,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会如何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正确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学生还可以诸如此类的自主阅读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久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3]。
二、鼓励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适合的教育”的基础就是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合、最理想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自己最想“获取”的知识,在提高学生知识获取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将“适合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之中,使学生能够在兴趣化阅读、个性化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放的自主阅读环境,并鼓励学生在完全自主阅读之后,进行深层次的、个性化的思考。如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开放性、个性化的问题:“中华不振,必遭外倭欺凌——为什么这样说呢?”、“欲实现‘中国梦’你会怎么做呢?”、“你认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正的内涵是什么?”、“你为什么读书?”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历史、对祖国、对革命历史等进行拓展性阅读并思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内心情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分析与思考。此类个性化阅读,既可以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与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主结合自身情感、经历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此类个性化阅读,既可以提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结合既有知识、自身情感、生活体验等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这对全面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极具现实意义[4]。
三、借助体验式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知识获取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体验式阅读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可在不同的情感体验过程中,进行高效的自主探究式阅读,既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同时,体验式阅读还可以达到巩固、内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使之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知识信息收集与应用能力[5]。
如在《灰雀》阅读教学时,因文章词汇量较多,且部分词语的意思难懂,这也给学生的自主阅读、分析与理解带了较大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结合自身情感及生活经验与情感进行体验式阅读。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对鸟类的情感来阅读,也可以回顾自己在公园喂鸽子(或是其它小动物)时的心情等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情感引导式的体验式自主阅读,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与自身情感体验相结合,这对提高学生对原文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的变化感知能力极具现实意义,进而才会真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程度,最终达到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章解读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既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自主阅读环节,也要指导、传授相应的阅读方法,并通过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等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与理解能力,最终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珍.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8(7).
[2]强蕾. 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名师在线,2020(2).
[3]高媛. 阅读与悦读 -- 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9(36).
[4]张小新. 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初等教育,2017(10).
[5]孙启英. 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初等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