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逐渐多样,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对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来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现就对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水平提升
一、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农村地区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为平日里的积累较少,外界事物与知识点的获取较为片面,进而抗拒语文写作,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真情实感,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日记是一种有效贴近日常生活的写作表达方式,对写作格式与写作内容的要求较少,能完全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想法与心理意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改变学生抗拒写作的心理就可以要求学生从写日记开始锻炼,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以记录自己的每日所见所想,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拘束于课堂作文的形式,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这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与想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教师更了解学生。此外,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和赞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是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当学生写作包含童趣的文章时,教师首先要积极表扬和鼓励学生,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在学生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对写作的畏惧与抵触,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素材拓宽视野
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应该加强课外阅读,一方面,可积累素材作为备用,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拓宽自己的视野,弥补由于地区带来的不足。因此,农村地区的教学老师要从多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首先,是在平日里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如果有条件,教师也可给学生借阅自己的书籍;其次,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摘抄和整理,对文章里优美的词语段落进行归纳总结,品味其中蕴含的内涵,并做好阅读的笔记。最后是要充分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可进行大声朗读,感悟体验文章的语言魅力。每个阶段让学生总结归纳,写一篇读书笔记,亦可锻炼其写作能力。总而言之,使学生养成良好而长期的阅读习惯,将会显著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准确定位作文题目,实践激发真情实感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作文,就要准确定位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笔者曾让学生练习写过一篇《我是爸爸的好帮手》的小作文,但文章几乎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在家陪伴的寥寥无几,因此学生没有实际的经历而下笔困难,最终导致出现了大面积“照抄”、“胡编”的现象。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问题,笔者试图从另一角度尝试,以《给远方父母的一封信》为主题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写作。在这次尝试中,虽然大多数学生的文章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其情真意切也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亦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建议教师结合学生具体的心理活动,在响应教学任务的同时,切合学生的生活,让训练和有趣同时并存,在生活中找到创作的热情,在实践中提升写作的水平。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推行,农村地区的学校也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了,它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农村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也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于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纪录片、电影、音乐、图片等),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比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都没见过长城,教师要让学生写出长城的瑰丽壮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了解长城的雄伟,这种直白的形象可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没有亲自见过的事物,便于学生写作时的思维的通畅。
五、肯定学生的写作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
农村学生讨厌写作文最大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文章缺乏自信,辛辛苦苦写作出来的成果无人认可,使得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作品的机会,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同学们分享,然后由同学们进行点评,写得好的地方予以鼓励,继续发扬; 写得不好的地方,及时指出并进行改正。设置黑板报的形式,每个学生定期将自己所收集到的优美词句、经典语句与自己作品当中的精彩部分制作成手抄报,然后由教师统一组织,将手抄报贴于黑板报栏目当中,供同学们相互参考阅读。学生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就会发现每个人写作的特点与优势,发现自己写作当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进行改正,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六、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情感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标准范文”的影响,一提到生活当中遇到的好人好事,无非就是拾金不昧、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素材太过常见,显示不出作文的新意,甚至有刻意模仿的意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学生从生活当中体验情感。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春游,从与同学以及老师的相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喜悦,从大自然中体会环境的美好;另一方面,在命题时多结合实际情况,从实际生活当中发掘作文题目。比如,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语文老师就可以布置题目《我与新同学的那些事儿》;某位老师喜欢拖堂,学生们表示不满,语文老师就可以布置题目《xx 老师,我想对你说》。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作文的内涵。
七、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应用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耐心指导学生写作时存在的问题,寓教于乐,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翟纪栋.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19-120.
[2]张宏毅.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