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的实效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语文教学模式也做出了相应的创新和改革。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完善,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积极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科学的引导,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投身到语文学习当中,使教学成果不够显著,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策略
1 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在为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是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通常而言,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们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这一层面上讲,阅读教学需要立足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教学活动和方法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并引导学生们树立个人阅读目标,阅读目标的树立能够进一步促进阅读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需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们尝试自主理解阅读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理解目标、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具体包括理解掌握阅读文章中的大意及字词的含义、总结提高阅读效率的具体方法及感悟阅读文章中作者的内在情感。通过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能够更好的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进而有助于提升这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积累阅读教学素材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只有让学生激发阅读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在这一过程当中积极地进行积累,并且摘抄相应的笔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文章的认知,所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从其中寻找到作者的情感表达,教师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提出对文章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认知,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通过探究来增强对问题的认识,教师要积极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及时的了解,并且举一反三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地进行积累,使得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当中能够有良好的素材来进行提升,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到语文学习当中。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3.1 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阅读的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阅读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自己放在主动的位置,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故此,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动位置,在进行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阅读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课堂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创设阅读情境,这样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阅读氛围中,主动的探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而提高阅读的教学有效应。因此,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进行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
3.2 课堂讨论
加强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讨论也是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策略。
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大多年龄较小,学生孩处于好动和思维活跃的阶段,学生更加倾向于一些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故此,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语文的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小组进行分配,在进行小组分配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内有一个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分组完成之后,将阅读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的讨论,对自己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故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进行合作阅读,这样教师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提高信息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信息化教学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今的各个小学和中学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对于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故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内容,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这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兴趣,同时,在进行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句式和词语的解释进行灵活的展现,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其阅读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且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设备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3.4 放飞思绪,激发创新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力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语文教材是许多名家作品的集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表达能力。
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分角色表演,并且告诉他们在动作上可以自由发挥。第一位学生上台后稍有一些胆怯,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他所理解的内容,表演不算出色,不过引来了一片掌声。之后,学生们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不过学生的表演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叛逆”,我在旁边及时给予引导,并且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肯定,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和勇气。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也有了新的体验。
3.5 保证课内、外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小学生來说,读书不难,难的是读好、读完,每天有阅读量的保证,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非常重要了。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籍,一旦选定书籍,就要坚持阅读完;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达成共识,在特定的时间里督促学生阅读,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设定适宜的阅读量,制定计划,不多,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疲倦,不少,不能让学生感觉不够。这样每天坚持,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还能拓展阅读面,提升阅读质量。
4 结语
在为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们参与阅读活动中,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们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创新,尽可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阅读中,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参考文献:
[1]王馨.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41.
[2]苗春山.探讨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2-63.
[3]王玉英,王将.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