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好多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深阅读习惯;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改革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也注重阅读教学,但是对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培养小学生语文深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深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培养小学生深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育行业逐渐提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传授给学生教材中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深阅读能力,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1]。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小学生深阅读的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感。如果培养小学生的深阅读习惯,就会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活跃和敏锐,使小学生和文字之间可以有效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说完表达的内容和思想。除此之外,培养小学生深阅读的习惯还能够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小学生深阅读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预读文章,提出疑问
预习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预习文章这一步骤,导致在课堂上学生对文章没有充足的准备,通常都是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学生翻越课本进行阅读,这样都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还会较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只听不读的习惯[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在预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和探索,还能够培养学生从作者、背景、内容以及中心思想等多个方面全面思考问题,从而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阅读文章前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问题。比如“这篇文章为什么叫做走月亮?”“作者是如何走的?”“在走月亮的过程中作者都想了那些画面?”“这些地方分别有哪些特点”等。由于学生对文章进行课前阅读,这就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顺利,教师想要呈现出更好的预习效果,还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提出来,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热爱阅读,积极主动的在阅读过程中研究和探索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优美语句
阅读是促进学生与文字交流的过程[3]。阅读积累也能够为学生时候的学习提供诸多帮助。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所以小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对于阅读没有坚持性也没有计划性。而且小学生的阅读意志较为薄弱,很容易就会放弃阅读,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不仅过度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他们自身也缺乏阅读的恒心,缺乏良好的阅读模式和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展开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摘录优美语句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声音中也会带有较甜的童音。课堂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想用自己最好的声音将文章内容在课堂中呈现出来[4]。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并且帮助学生将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标注出来。在学习文章时,教师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爬山虎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在文章中将爬山虎的特征划出来,例如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形状等,还有爬山虎在爬的过程中出现的动作,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阅读过程中的优美句子全部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翻阅,还有助于学生积累语句。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反复阅读,还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
(三)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5]。在当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需要阅读的内容用多媒体等形式呈现出来,还可以采用将文字、动画和音频等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周恩来的了解不多,对他的社会背景和相关实际也不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周恩来同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原因,在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教师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中华不振”的社会背景和因素,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方式的社会情况和国家情况[6]。在阅读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深阅读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今时代网络技术迅速普及,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逐渐对图书失去兴趣。想要培养这些学生的深阅读习惯就需要“投其所好”,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微信、QQ和微博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
结束语
总体而言,培养学生深阅读习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5):47-48.
[2]樊越.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11):84.
[3]金实梅.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6):177.
[4]朱宝."悬着"的"明晰目标"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策略刍议[J].语文课内外,2020(11):196.
[5]赖真明.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J].读与写,2020,17(5):100-101.
[6]黄洁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