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王文君
[导读] 时代发展迅速,中职语文对于学生而言,不单单是培养学生写作理解能力
        【摘要】时代发展迅速,中职语文对于学生而言,不单单是培养学生写作理解能力,也要配合教学方式培养其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创新,展开读写结合策略,更快更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人生道路上最有力量的知识底蕴,在未来的人生长河中发光发热,成为栋梁之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写结合;中职语文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师最应注意的方向之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是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必须掌握的,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职责所在。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字理解、善用语言、审美与思维等能力。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应当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耐心练习才可实现,其中读写结合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中的原则
        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其培养过程要求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
        (一)坚持科学性
        语文老师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证为重要原则,确保课堂严谨规范。
        (二)注重时代性
        语文老师应充分了解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教学中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使课堂与时俱进,具备前瞻性。
        (三)强化民族性语文老师应在课堂教育中,贯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将核心素养培养在中华民俗文化底蕴的土壤中,培养其社会责任与国家责任,让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核心素养人才。
        二、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一)写作练习,锻炼学生文字能力
        网络已遍布社会,当代学生在文字能力上略有缺失,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应当在文字能力上再上台阶。在写作练习中,学生运用文字展露情感、抒发内心所想,在不断写作中升华心灵。写作练习,无疑是最好锻炼学生文字能力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课时,运用课本中朱老师对文字刻苦自励、推陈出新的精神,让学生重视语言文字,沁入学生心田。布置课下作业,以朱老师为榜样写作,谈一谈对《咬文嚼字》一文的见解,要求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创新,在“推敲”中锻炼学生的文字能力。


        (二)生动阅读,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也是是中职学生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有较大的压力,会造成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生动的课堂阅读可以营造好的课堂氛围,好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缓解学生压力,让其思维活跃,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心理,体会施耐庵笔下的林冲面对官场压力被迫投靠梁山的无奈。从抑扬顿挫的阅读声调中,让学生声临其境。接下来,老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用动词表述当下的心情,并联想林冲被迫上梁山后的心理活动。在生动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字理解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实地模拟,增强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表达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爱恨情仇,通过课堂的实地模拟,可以让学生更快的代入到课文当中。实地模拟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让学生分别担任旁白与“别里科夫”,通过生动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契诃夫幽默讽刺的人物描写手法,感受课文中“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的人物形象。实地模拟练习激活课堂氛围,学生可以最直观的体会课文蕴意,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表演能力与现场转换能力也得到一定幅度的增强。
        (四)课外实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课堂内所汲取到的知识有局限性,单一的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不能加以应用,那么所学到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死知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延伸了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吸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也会间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在课下不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消化课堂精华,在课外生活中得到进一步成长。比如,在学习梁思成的《中间建筑的特征》一课时,课上老师所讲到的内容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建筑文化。在课下时间,老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人古迹建筑,最好是一些古城墙、古园林、寺庙等场所,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设计特点,与学生探讨梁思成老师笔下的中国建筑共通之处。南北方建筑有何不同,平民与贵族建筑差异何处,在边看边探讨中学习,学生更加理解中国建筑中的文化底蕴。
        三、结束语
        提升中职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核心职责。善用课堂,总结教学经验,静心探讨研究方法,定制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学生掌握核心素养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张明良,周小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RISE教学模式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1):67-69
        [2]庄再陆.核心素养观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优化策略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13):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