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我们期待幼儿从“古诗诵读”的长期陶冶当中,感受古诗文化的丰盈,激发他们热爱古诗文学的情感,使传承千年的文化宝典能够在新一代的中国人中继承和发扬光大。为此,我们试图通过筛选、整理、加工古诗阅读的教育形式,将经典的、书香的、智慧的古诗文化,通过教师创新和有效的支持,从而达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启蒙孩子的文学心智。
【关键词】 古诗诵读 多渠道 经典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的诵读。从语言角度来看,古诗力求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讲究对仗、韵律、节奏,富有音乐美。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若在此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其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其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那么怎样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真正意义上的引导幼儿接受经典的熏陶呢?
一、走进古诗经典,绽放童心异彩
古诗教学的内容浩瀚广阔、包罗万象,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幼儿来学习,真正要让古诗文学的精华渗入幼儿的心灵,传递中华民族气息,内容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了些思考。
(一)易于理解和接受
古诗内容难易差别极大,选择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我们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的五言绝句,如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王维的《鹿砦》等古诗,都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幼儿的思想共鸣,可以使幼儿理解接受,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浓厚。
(二)富有挑战能吟唱
《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所选的内容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而简单、机械、单调的活动必将大大降低孩子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将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用悠扬的音乐以唱歌的形式,来演绎这些古诗。我们从“古诗词歌曲mp3”网站中(http://www.gushi160.com/)下载了大量的古诗词歌曲,让孩子在诵读古诗的基础上学会吟唱。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播放、反复吟唱。
(三)优美意境来演绎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的是山村景色美丽迷人、杨柳叠翠、山花映红,这优美的文字与意境,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因此我们精心选择了具有优美音韵、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如《忆江南》、《枫桥夜泊》、《山行》等古诗,通过一些情境表演、展示舞蹈来演绎古诗的意境。
二、寻求多维意境、举措耳濡目染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和习形影相依,不可分割。先学后习,边学边习,学而不厌,学而时习。另外,学习古诗就要讲求其方法和策略,怎样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眼球?怎样的模式能解放的思维?
(一)巧用方法 陶冶性灵
坚持诵读先有朦胧的整体印象,才能感受经典的深厚底蕴,才能促进慢慢的精思博会,在研究古典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集体背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等一系列活动来探索实施,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诵读示范——体验经典。
教师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去诵读,要读的字正腔圆,要掌握好诗的节奏韵调(适当时可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悟诗的意境,接着教师采用领诵的形式让幼儿跟着念,这种方法便于初学。并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纠正幼儿的发音。
诵读是学习古诗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诵读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证,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可以提高幼儿节奏韵律感,采用有节奏诵读、配乐诵读,两个幼儿对读,接句诵读,接字诵读,能够调动幼儿读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古诗诵读是幼儿最感愉快的事。
2.故事导入——启迪心智。
要让诗词在幼儿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这就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老师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通过一个个幼儿喜爱的小故事口耳相传进行语言的传递,学习咏诵古诗。
3.课件欣赏——推波助澜。
美妙流动的画面有利于幼儿对古诗词的内容感知,图片、录像、投影可以直观生动的表现出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把美好情景展示给幼儿,给他们美的感受。让幼儿观看有古诗咏诵或是歌唱的视频画面,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在《咏鹅》教学中,孩子们看到的是来自生活中的录像,画面上一只只非常生动的白鹅,它们时而在水中嬉戏,一会儿悠闲地游泳,一会儿又调皮地猛地钻进水中,把脚掌伸出水面;时而又爬上岸来,一会儿摇摇摆摆地散步,一会儿又快活地拍打起翅膀……孩子们的眼球始终被画面吸引着,他们投入地学起了白鹅的样子,念起了古诗《咏鹅》……
4.经验迁移——机动教学。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为幼儿提供相似诗歌的情景,让幼儿把学到经验迁移。如幼儿出现吃饭浪费现象时,可以引出《悯农》诗句让他们把感受转移到行动中,如带幼儿观察美丽景色,让他们运用已有经验,用学过诗句表达,发觉幼儿有不好的习惯时,用诗词成语概括一种行为,使他们把学过道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快乐游戏 体验经典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古诗经典阅读自然的融入到游戏中,让古诗文化无声的滋润孩子的心田。因此当一个古诗教学活动开展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辅助、巩固和验收孩子的阅读成果。我们在实践中设计、总结了许多实用、简单的游戏,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从而来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 1.表演游戏——感受经典。
??? 如:在小班幼儿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许多白鹅头饰,鹅翅膀,红掌等,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浮水,拨清波,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白鹅戏水游戏中学会咏诵了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2.智力游戏——学习经典。
??? 智力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经常使用一种有效的游戏形式,在经典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设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力游戏。如:“猜谜语”,在教授诗文《风》、《古朗月行》、《画鸡》等,还采用了诸如“拼图”、“诗画匹配”等智力游戏,极大地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 3.竞赛游戏——提炼经典。
孩子们的竞赛意识很强,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我们常常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的竞赛,比一比,看谁诵读的古诗文多。看谁反应快,看哪一组配合默契。如:“古诗接龙”、“古诗擂台”、“评选古诗大王”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反应能力,培养了孩子合作、竞争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
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诵读活动就要在方法上多下工夫,让孩子在游戏中朗诵古文,接受经典的陶冶、熏陶。
三、创设环境文化,再现古诗诗意
《新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我们在开展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应创设支持、开放、互动的“活”环境,让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在孩子的古诗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学习古诗的活教材
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我们还会尽量带孩子走入真实的美景中,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体验,进一步感悟古诗意境。
早晨,老师带着小朋友在户外散步时,走过幼儿园的种植园地,看到绿草坪上落了一地的粉色小花瓣,老师问:“看看地上是什么?”“小花瓣”,“小花瓣为什么会飘落下来?”“被小雨打落下来。”“春风吹得飘下来。”……有一首古诗讲的也是花瓣落下来,还记得吗?“是《春晓》。”“我们一起来咏诵这首古诗好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漫步在幼儿园外的林荫小道上,路边的一排垂柳正拖着一条条长长的柳枝,仿佛一群爱美的姑娘们正洗着它们美丽的长头发,老师适时的一边引导孩子观察柳树,一边又给孩子们咏诵起了古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中国的古诗是一种最美的文学艺术,让幼儿学习得美而快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日常教学——渗透古诗展内涵
1.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教育无处不在”,如每个孩子在上下楼梯时,让他们诵读挂在墙面上的经典宋词;每个孩子的小信箱上贴上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作为代表姓名的标记;教室中布置“诵读角”等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知,得到强化。
除此之外,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晨间谈话、午饭前后、下午等时间段中,我们可以安排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幼儿进行诵读,对在集体活动中学过作品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感受、理解、记忆,使幼儿积累文学经验。
2.主题活动中的渗透。
古诗阅读中的许多诗词,多数是描绘季节的美好景物,借景抒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放在主题中进行渗透阅读呢?因此我们将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渗透一些古诗文学的阅读活动。围绕古诗诵读主题周,我们教师精心地创设专门的主题墙饰,让大家共同阅读,借用主题空间让孩子们每天都相约在古诗诵读的话题中。如在《夏》的古诗诵读主题周里,我们在孩子、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收集很多关于夏天的诗词:《夏日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江南》,另外再配有夏天的美丽景色的图片资料、幼儿的活动剪影等进行主题展示,供大家共同来阅读,并使得我们的古诗诵读主题空间得以延伸。
(三)班级环境——营造诗意透氛围
一种书香、诗意的环境必将为孩子带来恬静、愉悦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布置书香教室,在教室的梁上悬挂诗文配画。班级外的走廊上由各个班级自主选择图文并茂的古诗配画,悬挂在梁上、展示在墙上,供幼儿在课间休息时品赏诵读。墙面上张贴一些贴有古诗句的扇子,将教室的书香氛围打造的淋漓尽致。
(四)区角活动——焕发古诗新亮点
1.“书香小阁楼”上,温馨阅读,相约经典。
在教室里,我们可以在小阁楼上创设“书香小阁楼”,里面放置小沙发、小靠垫和可爱的长绒毛玩具,在书架上摆放一些图文结合的童话书籍、唐诗宋词的书籍……幼儿可以抱着长绒毛玩具靠在沙发上舒服、狭意、自由的诵读,从而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另外,我们可以在环境上稍加修饰,可以再“书香小阁楼”的天花板上垂挂一些古诗文、或一些以图文结合形式且让幼儿方便易懂的古诗。
2.“缤纷美术馆”里,画诗悟情、延续经典。?
古人作诗非常讲究“诗中有画”。在文学史上,很多诗人即是画家,很多画家也是诗人,可以说很多诗词是一幅幅无形又美妙的画,在每位读者的心目意象中有大同也有小异。古诗中这类“诗中有画”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时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那就不妨让幼儿依据诗词内容来作画吧。“你认为该画些什么呢?你打算怎么来画呢?你在白纸上怎么来描绘出这份诗意呢?”孩子们反复诵读仔细琢磨之后,描绘出了心目中的诗
境……?孩子们在区角里绘制古诗插图。如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孩子们拿来画笔在白纸上画下了每一句古诗的插图,把每一句诗句都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张张画好的诗画装订成一本本《古诗小图册》,还能摆放在阅读区供孩子们阅读呢!
3.“探索操作区”里,参与探索、构筑经典。
在教室的“探索操作区”里我们将为幼儿提供一些图、文配对的材料,及大量的诗句卡片等,供幼儿俩人玩配对游戏,填充游戏等,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舞台演绎——展现古诗新气象
古诗富有音韵美和意境美,可读、可唱、可画、还可表演。因此当孩子们阅读了大量的古诗之作后,孩子们就想着要用作品来表达和展现精彩的部分。于是我们就将古诗搬上了舞台,通过唱古诗、舞古诗、演古诗来体现古诗的优美意境。
这些活动,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艺术潜能,而且增强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们更快乐地学习古诗,也让孩子们觉得古诗咏诵学习更加丰富有趣。
四、诵读古诗文学,体验吟诵乐趣
幼儿园孩子的快乐是与具体的物质奖励、言语表扬相挂钩的,教师、家长的肯定和赞赏会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奖励,五角星、小红花、贴纸都是好奖品;我们引导孩子在纵向上跟自己的过去比,比以前进步就是好的,要求家长将自己孩子比不上别人孩子的不满意心理藏在心中,看到孩子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激发孩子自信心;孩子背到一半卡壳了,老师轻轻提醒几个字或自然地和着孩子的声音往下念,念完了不忘给孩子送上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或一个肯定爱抚的动作,孩子在我们营造的快乐、生动的机会、条件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后 语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片沃土,传承这片瑰丽的文化风景,需要我们拉着孩子
们的手,去靠近它,走进它。充满儿童情趣教育意义的幼儿古诗教学伴随着幼儿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让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呈现“万紫千红”的美丽,让我们的引导也有“润物无声”的渗透力,让我们的“用心教学”也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籽”吧。最终使文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发芽开花,结成累累硕果吧。来,挽起孩子们的小手,快快乐乐,走进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