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闫晓丽
[导读] 幼儿健康教育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幼儿健康教育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将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需要改进的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 目标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一、当前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健康教育是在传统的科学保健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尽可能提高幼儿健康的效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幼儿健康。
    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幼儿智力开发,忽视幼儿健康。虽然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明白,幼儿教育应该以健康为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在身体健康方面问题不多,所以老师们更注重智力的开发,同样,家长们也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增长了什么能力。但实际上,身体健康不单单指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幼儿的心理是否也健康。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是进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尤其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前提。如果忽视幼儿健康教育,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2.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健康就是能吃、能睡,没有疾病。但实际上,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应具有开朗、乐观、积极、主动、阳光、自信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对环境较快的适应能力。然而,现实中幼儿心理健康是一个薄弱环节,往往被忽视了。据专家统计,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等。心理学家指出,很多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幼年时期。因此,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更应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心理素质。
        3.重视安全教育,轻视体质培养。
        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家长关心、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媒体也报道了不少关于幼儿园的不安全事件,这让幼儿园对于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原本很多该由孩子完成的事情,由老师代劳,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导致孩子由于缺乏锻炼,过多保护,身体素质较差,对危险事物缺乏防范能力而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因此,幼儿园在考虑孩子安全问题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加强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二、应该改进的教育方法
        1.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两手抓
        幼儿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顾开发幼儿的智力而忽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应当认识到幼儿的成长过程应是健康、愉快、活泼的,需要把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幼儿智力。《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根据《纲要》内容指示,要转变过去只重视身体健康而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许多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方法、态度以及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解决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第二,为幼儿心理健康创建良好的环境,教师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三,在各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在幼儿健康教育时,既要注重幼儿身体健康,还需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提高幼儿心理素质,让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开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课程系统
        幼儿健康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的设施建设和使用设备等。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是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场地,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如操场、滑梯场、仿真草坪、卵石路等,还设置了玩沙区、玩水区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园操场设置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大、中、小型器械,除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器械以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和家长共同开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或改制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种器械,有栩栩如生的民间舞龙、颜色各异的抛接球布垫、招人喜欢的喜羊羊投掷器、一物多玩的魔力棒等。精神环境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充分地活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养成热爱生活、爱护公共卫生和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健康服务是指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一系列卫生保健和保育措施和活动,如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预防接种。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和生活照顾等。要真正切实有效地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在课程编排中把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整合和吸纳进去,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
        3.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质
        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她们不仅向幼儿传授知识,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和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幼儿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如果是缺少相关知识储备,则应丰富相应的知识;如果是教育理念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与途径,避免出现空洞和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规范其言行举止,有效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因此,关注幼儿健康教育,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牢固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