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课程创设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徐然
[导读] 幼儿园应该追求教育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和幸福的绿色花园
        摘要:幼儿园应该追求教育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和幸福的绿色花园。游戏是让孩子们在教育中回归游戏,让孩子们玩耍花样,玩智慧,在快乐游戏中玩耍。
关键词:游戏课程;玩中学;创设路径
        玩耍是幼儿的本性,也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专注于发展儿童游戏形式,创建游戏课程,以及进行“游戏”教育课堂改革。希望通过改革,真正落实新的“纲要”,让孩子们在环境中独立学习和成长。
一、创设游戏课程的理论基础
        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氛围是开发幼儿园游戏的关键。游戏课程的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中隐藏的课程,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造,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二是做好环境创造,让孩子自发学习。三是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园的丰富而全面的教育环境,适合开放游戏课程。以提高幼儿对环境的感受能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活动作用,让孩子们大胆探索,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游戏课程创设的实践路径
         游戏改变了农村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和教师观念。教学观念从以前的只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同时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养成、兴趣激发、品德陶冶等方面的教育。围绕这样的理念转变,我们开展了游戏一系列探索实践。
1.游戏的环境创设
        (1)全面性原则。该地区的开放考虑到了幼儿的不同想法和不同需求,以便他
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例如,小班的孩子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喜欢玩耍和操纵。大班幼儿求知欲强,能自己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关键领域是拼图区,科学区,语言区,表演区,建筑区和角色区。
        (2)科学性原则。区域设置综合考虑相关物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区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如:根据不同活动区的功能和特点,活动区主要分为活动区和静区区;根据用水需求,活动场地的大小,材料处理和工作展示确定区域的位置。
        (3)动态性原则。每个区域的设置不是静态的。如:大班主题“走进小学”,班中就可有“学做小学生”的可操作性区域,练习整理书包、使用削笔刀、系红领巾。
        2.游戏的材料投放
        (1)操作性原则。在早期,当教师为孩子准备玩具材料时,他们往往追求人物的真实外观。两次打球后孩子不感兴趣。最后,老师为幼儿提供未成型的半成品材料:面包皮,彩纸,橡皮泥等半??成品,儿童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有很大提高。
        (2)开放性原则。游戏的空间和材料是开放的,并为年幼的孩子共享,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和访问玩具材料。我们建立了废物回收站,动员父母为幼儿收集大量用过的玩具和材料,为游戏添加辅助材料。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服用,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影响。
        (3)按需性原则。在放置材料时,应考虑,定位,按需提供材料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对儿童活动的观察,定期更换和补充材料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随意性的。在每次发布之前,我们必须根据孩子们现有的游戏水平进行思考。
        (4)层次性原则。当孩子们第一次出现在角落里时,他们会首先放入一些活动中基本需要的材料,并定期观察孩子们对材料的使用。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适当添加或替换材料,以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幼儿和幼儿之间存在差异,发展速度也不同。还要考虑发展慢孩子,同时也要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让每个孩子在适当的环境中成长。

      
        3.游戏的组织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独立探索和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活动是教师完全不受影响和不受控制的自由世界。事实上,孩子们完全免费的活动往往会犯很大的错误。我们将儿童游戏活动的组织分为四个部分:选区、活动、整理、评价四个环节。
        (1)选区指导。选择游戏活动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开始。在选择游戏活动时,首先,对于不会选择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示,建议,行动,示范等来培养孩子的目的。并在活动中通过反复实践使之强化;其次,对于不想选择的孩子,教师可以使用建议,提示和邀请来引导幼儿参加区域活动。让该地区的老师和同伴的情绪影响他,并让他自愿参加这项活动。
        (2)活动过程指导。教师在大面积活动过程中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发展。因此,教师应找到幼儿最近的发展领域,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和发现;要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调整材
料以实现对幼儿的间接指导,并在比赛期间对比赛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幼儿思考,克服困难,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3)收拾整理指导。包装和整理是指区域活动结束后所用材料和使用环境的分割,粉碎,放置,清洁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幼儿培养环境的责任感、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价值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4)活动评价。在游戏课堂教学改革之前,游戏活动后教师也有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往往是带有教师的意志,缺乏师幼、幼幼之间的积极互动。通过研究我们教师的评价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更有可能通过小组或小组组织交流,分享和讨论区域活动的操作经验,并指导和增强经验,以实现评估的指导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这样的评估会议中,首先,孩子回忆起他在活动中所做的事情,看到并聆听他人所做的事情,并从自我评价的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中发展。
三、创设游戏课程的主要成效
通过“游戏”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游戏课程的创建,我们正在收获儿童,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进步和共同成长。
        1.儿童层面——快乐游戏,快乐成长。游戏课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着儿童在五彩纷呈的教学过程中,尽情地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例如:在上中班《树叶》这堂课时,我就带领孩子们找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感觉。孩子们站在树下,有的树叶被风一吹,掉在孩子们的脸上痒痒的,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老师,树叶掉到我的脸上了。我就借助这个机会,问孩子们: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接下来就展开了有关《树叶》的讨论。最后,孩子们都知道了,因为是秋天到了,树叶要离开妈妈。我打开了随身带的扩音器,放了《树叶》这首歌曲,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跳起了舞蹈。孩子们很高兴参加户外课程。
        2.教师层面——素质提高,焕发活力。通过“传、帮、带”式的学习研究模式,建立了一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师资队伍,树立起了幼儿园的示范形象。老师们在付出中收获了快乐,在进步中感受了快乐,在成功中享受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加强同事之间的了解,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增强与儿童密切相关的集体凝聚力。幼儿极其敏感,他们意识到环境的微妙变化,教师团结互相,彼此相爱,相互支持,积极的工作,整个幼儿园将形成一个团结和振奋的风格。
        3.家长层面---亲子交流,家教提升,充分利用父母资源,让孩子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游戏的乐趣。父母是我们教育的后备支持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将游戏延伸到家庭,这样孩子们可以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增强游戏的感觉。
        在创建游戏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游戏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儿童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启动,支持和促进学习活动,并祝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孙爱月.谈幼儿园教改中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1987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