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物理本质的认知。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针对如何在新课改下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创新
前言: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实际的教学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有效的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无论是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开展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非常被动。有些教师为了尽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他们很少为学生安排实验,也很少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影响。同时,有些学校并没有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很多实验都不能顺利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一)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应用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为学生趣味化的呈现实验现象,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探究物体沉浮条件”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
在很多学校中,用于物理实验的设备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应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为学生进行演示,而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实验中去。同时,当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演示实验的时候,位于前排的学生才能够看清楚,而后排的学生并不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会阻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因此,学校应该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为实验教学的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这时,教师再将教材中的实验改编成由教师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或者学生小组操作可以完成的实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实验的步骤有更好的理解,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让学生产生动手进行实验的意愿。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想。由于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他们的想法也会不同,并且每个学生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3]。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国王的王冠”这个故事,将实验引出来。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获得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应用多媒体时,可以借助图、文、声、像的结合让听起来比较乏味的知识点就会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教学的氛围会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对物理实验会产生更加正确的认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放松。比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将模拟实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更加清晰的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在头脑中也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学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
结论: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验,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展示实验,学校也要加大在实验器材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有效的结合起来,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振.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有效教学的路径刍探[J].成才之路,2019(22):83.
[2]侯瑞玲.新课改下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55.
[3]罗崇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才智,2019(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