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素养和才能,更多的时候还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和协助,特别是学生的配合、家长的协助、学校的支持等。因此班主任想要打造高效的班级管理办法,就应当要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班集体,推动学生群体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初中生正处在个人意识的觉醒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尊重,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学校中,他们都被当作孩子看待,他们的权利和人格并未获得应有的尊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初中生们普遍表现出叛逆的特点。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班级教学质量,教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尊重,让学生们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呵护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意义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健康的完善、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多样化、个性化的群体。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成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自觉的特点。在面对这个多样化的群体时,教师不仅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还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管理策略。
二、有效落实学生管理策略
(一)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最为持久浓厚,也是最为紧密的联系纽带,它的产生依靠的是学生主观意识层面对职高班主任的认同和信任,对教师高效落实自己的班级管理策略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师生之间良好的相处关系,可以吸引学生认同、参与、优化职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办法,有利于打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良好师生关系的产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怀与平等的尊重。一方面,职高班主任在平时的师生相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与帮助,例如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成绩变化并给予有效的改进意见,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构建倾向于朋友和家人一般的师生情感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被职高班主任吸引,从而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职高班主任要坚持用尊重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职高班主任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隐私,坚持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
(二)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所以职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必须将学习管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致力于打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知识进步。一方面,职高班主任要在班级范围内打造学习氛围,例如设置英语角,张贴名人名言、数学公式等,让学生时刻浸润在学习的环境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职高班主任要借助有效的手段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职高班主任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组成班级内的学习互助小组。或者建立学习打卡计划、小组监督学习等方式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职高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课、课间、师生沟通等机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不断加深。
(三)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其行为方式会对于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同时也可以是负面的。因此班主任要极力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在平时的行为方式。班主任要对自己的情绪有着强大的控制能力,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低落,也不能将这种情绪带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来,避免将这样的情绪传达给学生。班主任应当把正面积极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对学生的关爱传达给他们,使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习充满热情。因此班主任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关于如何做好言传身工作,具体如下:第一,班主任应当将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及时完成落实工作。第二,班主任要言出必行,自己曾经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不能轻易承诺。第三,班主任要秉持持之以恒的观念,不断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在生活上要注意的细节。第四,班主任要持有公平管理的理念,无论班干部还是学生,要奖惩分明一视同仁。第五,班主任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班主任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水平。还有一系列与言传身教相关工作,做好这些工作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受到学生的支持。
(三)加强家校的有效合作
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班主任的管理和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除了学校,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班主任就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当然,这种沟通是以电话、短信为主的,而不是轻易让家长到校。这样的形式,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还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班主任要注重家长会的开展,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模式,争取家长的配合的支持,从而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三、总结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与观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定出发,不断探索科学、高效且创新的班级管理方法,以促进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与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的关键因素。所以,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发挥班干部作用、丰富班级文化建设与构建家校联系渠道等管理方法的运用,有效的優化班级管理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尹继彩.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J].教书育人,2018(25):78.
[2]黄瑞媛.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J].名师在线,2018(24):95-96.
[3]方建龙.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01).
[4]丁丽婷.探究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36.
[5]王翠.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7(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