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高校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应该加强和完善导师管理制度,调动导师在高等教育中积极性,从而保证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完善科学的培养体系。在高校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对于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本篇就来探讨培养机制改革下加强和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对策研究。
【关键字】:培养机制改革、导师管理制度、对策、加强、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硕士研究生的高速扩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倍受关注,在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并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面本文就来介绍培养机制改革下加强和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对策研究。
1培养机制改革下当前导师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也破待提高,因此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核心就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从培养机制改革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师生质量。在教育部培养机制改革中,其核心就是施行导师负责制,但是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的导师管理,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这样才可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进行。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导师负责制,其中的导师制度根本性内容以及配套相关制度,还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此在培养机制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导师制度的影响很大【1】。当前我国培养机制改革下,导师管理中这种新型的制度无疑带动了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变革, 导师的积极性没被调动起来,而且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脱钩现象,研究生导师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够,以及导经验的相对不足,都会导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在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改革之下,由于在改革中只关注导师在已有课题下的招生,并没有完善的配套机制,而且在研究生培养中也没有突出导师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制度的缺失使得导师队伍建设以及素质还有待提高。导师制度在培养机制改革中的逐渐变化开始受到关注,并主要是围绕着导师负责制、师生关系优化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导师在高等教育培养中的作用与权力,关注导师制度在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变化,才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2培养机制改革下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意义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加强与完善导师的管理制度,为提高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主观上的动力与客观保障。在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时,应依托科研工作来进行,为研究生提供合适的“助理研究”岗位与报酬,导还应悉心指导并严格要求研究生,而且高水平的导师也是提升高等教育中研究生质量的客观保证。其次,完善导师管理制度,还为改善我国宏观调控提供了微观基础,加强导师管理制度,促进研究生培养中和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强化导师责任和“科研需求决定招生需求”机制【3】。培养机制改革之下的导师制度,还将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建设中,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的任务,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强导师管理制度,全面带动培养单位人事以及科研、财务制度改革【4】,进一步确立在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地位,加强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作用的发挥。
3培养机制改革下导师管理制度中应该具备的几点
在当前导师管理中,如何建设与完善导师管理制度,才是保证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导师制度建设是很复杂的工程,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完善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才是加强以及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重要职责,以下就来介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改革中,导师管理制度应具备的几点内容。
3.1提高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感
在高等教育的导师管理制度中,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能力,纠正观念上的偏差,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主动给研究生发放助研经费,采取适当激励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此来提升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中的的主动性和效率性, 可以设立导师岗位津贴,还可以授予导师荣誉称号的奖励办法。
3.2导师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
在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导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观,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正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活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授课方式、学位论文指导以及选题上的指导帮助,导师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5】。应该充分认可导师成果,尊重导师的工作,并主动寻求与导师配合的机会。还应实现导师间资源的共享,建立导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校中导师信息查询、修改、申请以及聘任、遴选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加有效的实施高校对导师的管理,提高导师管理工作的水平,建立良好的导师管理体系。
3.3应科学管理导师队伍
在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应加强对导师队伍的管理工作,对导师和生源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针对性地开展导师制度建设。还应严格审查导师资格,并且还应定期从基础理论以及导师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加强导师的积极性【6】。
还应该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赋予高等教育中导师紧迫感,并采取实行动态管理手段,避免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的一劳永逸思想。以透明、公正地聘任遴选机制,建立导师的聘任标准,杜绝导师在聘任过程中因人情、权力因素的干扰,应对导师学历、职称、科研成绩等,按照标准来实施聘任工作。
4加强与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对策方法
在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如何加强以及完善导师管理制度,是提升导师工作热情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现行的培养机制改革下,导师制度中不仅忽视了教育的教学基本问题,而且在研究生培养上还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下本篇就来介绍如何加强、完善导师管理制度的对策。
4.1完善招生制度
在培养机制改革中,完善招生指标配置,要知道导师科研经费配套在招生制度中的重要性,在高校招生中,导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科研经费以及所能提供的资助情况来申请招生名额,以调控性质的招生指标来保障基本招生计划【7】。对于部分学校中保障部分学科的招生做法,应该排除导师在招生中的限制,可以有效的使导师以理智的方式来进性招生,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导师质量,有效限制了导师招生规模。在培养机制改革中还应提高导师招生的自主性,设置科研资助招生指标配置制度,以硬性规定去控制导师的科研经费投入,以此来确保导师招生的数量指标,使导师可以更加主动的区进行研究生招生培养,实现与国际上的导师招生指标接轨。
4.2实施导师评价制度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导师制度管理中应该引入评价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引导研究生导师的发展方向,还能提升导师的社会、公众负责感。实施导师评价机制,可以针对导师进行评价、评估体系,将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作为评价的核心,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有效降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激励导师机制,倡导导师的多样化教学资助,从而有效提升高校研究生质量。因此,应该加强高等教育中导师管理制度的完善,导师认真面对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多层次的调整不合理因素,从而实现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的完美结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4.3完善学术制度
在培养机制改革中,导师的科研资助以及招生指标配置中,对于科研这一导向,应该采用有效的学术制度,避免学术抄袭、学术盗用等丑闻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范途径。在高校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和实施中,应该完善学术制度,加强学术道德约束的监管力度。
4.4提升导师在科研资助中的责任心
在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建立科学研究主导的导师资助制,就是以导师资助的方式来带动导师管理研究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在导师资助制度也要和招生指标配套,赋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权力与责任,使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科研工作结合,激发导师在研究生学习以及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
4.5完善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遴选制度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导师遴选制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导师的遴选制度是确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关键,也是提升导致队伍素质的关键。因此在中国特有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中,高校导师遴选方式也更加灵活,导师要想知道研究生就必须通过遴选才能获得导师资格。放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导师遴选门槛,转变传统的导师岗位观念,用“不定资格制”来代替传统的导师固定资格,提升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博导岗位竞争制”,不再是论资排辈,而是让能者居之;还可以实施导师“自动升录”制,以此来获取导师资格,逐渐实现与国际导师遴选制度的接轨。
4.6完善导师科研配套制度
在培养机制改革之下,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导师科研资助制度与国际的接轨,实现在导师遴选制、学术制度、招生制度以及科研制度中的配套。导师科研经费中应考虑不同学科性质的差异,从而来制定不同的配套经费,满足导师在学科科研经费上的需求,避免导师出助研经费的现象发生,可以由高校对基础性学科出资保护有效降低导师出资招生的现象,提升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动性。因此在培养机制下应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完善科研配套制度,优化师生关系,使导师有更多的时间去主动制导学生,从而提高我国培养研究生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曹海艳.孙跃东.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导师制度内涵、困境及超越[J].江苏高教,2011(3):65-67
[2]段冷昕.叶青海.基于培养质量的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01-103
[3]周晓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导师制度的变化和缺失[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2):53-55
[4]刘伟.张万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导师制度的影响与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6-19
[5]席振春,孙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之教育收费改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8):100-102
[6]闻世宇,李秀丽,王洪江,孙东波,武瑞.浅析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99-200
[7]王方艳.试析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10(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