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思想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这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审视班级管理工作,在赏识学生闪光之处,利用暗示“真实的谎言”、实施角色互换等多种方式下排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在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中挖掘学生潜能,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小学 班级管理 运用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为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导,更为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那么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赏识学生闪光之处,提升学生信心和认同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能够让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积极心理学强调要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发展,从积极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中帮助学生建立心理上的自信,摆脱生活中的自卑。
当然,赏识学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平等的看待学生,公平与爱是赏识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可以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班级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让学生与自己比拼。同时班主任可以建立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卡”,优点卡除了老师本人写之外,还让学生自己写。这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实现扬长避短。
如我班有位女同学,她是单亲家庭,她很不自信,每次班级活动她都站在最角落,总喜欢把“我不行,你们来吧”挂在嘴边,且不喜欢交朋友。当我收集优点卡时,我发现这位同学的卡片是空白的。于是我采用各种方式联系家长,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由母亲带着,是单亲家庭。平日里妈妈很强势,对女生要求很高。女生总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不能达到母亲的要求。但其实这位女生有很多的优点,她懂事,写的一手好字,会画画。于是我将这些优点填在优点卡上发给这位学生,并且和她的家长认真沟通。在我与她的母亲一同积极鼓励她的过程中,她有了明显的转变,开始变得自信。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经常带其他同学一起绘画、写字。慢慢的朋友变多了,性格也变好了。这一切都是积极鼓励的作用,在积极鼓励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防御机制,班级管理工作也在此顺利开展。
二、善用“真实的谎言”,促使学生进步发展
所谓“真实的谎言”,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以撒的谎。但为了让这个谎言变得真实,所撒的谎言最后应当能通过某种途径实现,而变成真实的语言。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挖掘人原本的固有的潜能,“真实的谎言”恰好满足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具有积极心理学的效应。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真实的谎言”不要频繁地使用,所谓“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教师应当在特定的某位学生身上使用,且要注意使用时尽可能的追求谎言的真实性,这样的谎言才具有教育作用。
如我班一位男同学英语成绩并不差,但他总是各科老师反映的“重点对象”。很多任课老师都对我说,他上课总是故意捣乱,有时还会和同学发生争执。 为了找到这位同学胡闹的原因,我进行了多次家访。了解到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爷爷奶奶也只能照顾他的生活。但每当他被学校老师批评时,父母都会打来电话问他最近怎么样。我想,他一定很需要关怀与呵护,才会以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我。于是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巧用“真实的谎言”,告诉他其实老师觉得他很活泼可爱,并且认为他的开朗能够带动班级所有人。但老师知道他有些小难过与小秘密,希望当他每次不开心时能够写信给老师,让老师成为他的“秘密伙伴”。当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接收到的是这样的一番话时他感到十分诧异。一开始我以为这个策略没用,但接下来我收到了他的第一封秘密信。我也积极的回应信件,慢慢的他的负能量转化,开始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老师们也积极反应他的改变,我想这就是“真实的谎言”的魅力。
三、实施角色互换,帮助消减学生负面情绪
角色互换能够让学生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善用角色互换,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在角色互换中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实现自我排解。
角色互换表现在学生与同学之间角色互换、与家长角色互换、与老师角色互换等。与同学角色互换学生能够在彼此出现争执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与家长角色互换能够让学生认识家长的不容易,家长也能够了解孩子的压力;与老师角色互换学生能够认识老师的工作,并且在后续的班级学习中支持老师的工作。
可以说角色互换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效能感。在积极心理的发展下,学生也能够更懂事,班级管理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
结束语:
若将班级管理工作比做企业,那么积极心理学便是企业高管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法宝”。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独特作用,要尊重学生的成长体验,在给学生快乐与满足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晨曦.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2018(01);75-76
[2]卢巧英.浅谈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成长,2020(03):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