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和心理引导,对初中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有着非常关键的教育作用。初中生的身心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初中班主任开展适当的德育,对初中生的人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心理沟通;重要性
前言:当下教育领域非常注重对初中生素质全面的培育,因此初中班主任也是要改变自身的观念,重视对初中生的德育以及心理干预,这对初中班主任而言新的工作挑战,初中班主任需要了解德育的原理和作用,对初中生展开有效的德育以及心理引导,让初中生的身心可以实现稳定发展,三观得到正确合理的树立,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基础。
一、德育教育的概述
德育是当下教育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1]。社会方面对德育进行定义,是对个体展开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学校对学生展开的德育,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下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所处的层次,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方面的教育。经过德育的有效实施,学生就会建立正确良好的三观,并在德育方面获得一定的实践和体验,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政治都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在学校开展合理的德育,注重的主要是学生品德方面的发展,与社会上的德育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初中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初中班主任本身是对初中生在知识传授方面起到主要的职责,但是因为本身要负责班级管理,因此初中班主任对初中生的监督以及管理也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生的成长离不开初中班主任的监督以及教育,刚刚进入到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的各方面快速发展。因此德育以及心理引导,比其他的阶段要更加重要一些[2]。初中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注重对初中生的德育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三、德育和心理沟通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塑造学生的自信
初中生的个性是比较独立的,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但是不喜欢与集体脱离。初中生的思想以及行为都是需要初中班主任关注的[3]。
同时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各有不同,处理方式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对班级入手,掌握初中生爱好和个性,对后续处理初中生的各方面情况是有一定帮助的,最重要的是初中班主任要对初中生的思想有深入了解,帮助初中生梳理信心。
(二)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初中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班风的建设,班风不仅仅体现在初中生的学习上,同时也体现在初中班主任和初中生之间的交流中,和谐良好的班风,对初中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生的个性化思想在不断发展,无论是班级中还是教学方面,初中班主任都是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尊重。因为双方可能会因为一些问题的出现分歧,甚至初中生会产生非常大的意见,一些初中生的性格暴躁,甚至会与其他人出现言语以及肢体上的冲突,对班级风气是非常有影响的,若是教师不采用适当的方式,会导致这种风气不断发展,给班级管理以及初中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注重对初中生开展适当的德育以及心理教育,并在班级内营造出非常积极的风气,化解初中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及内在矛盾,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对初中生进行安慰和疏导,师生双方要相互尊重。
(三)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因此叛逆心是比较强的,初中班主任需要明确初中生的这种特点,并把握初中生三观的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初中班主任要重视对初中生的心理引导,将心理引导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对初中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展开分析和化解。其实初中生出现心理障碍,一方面是学习强度本身就是非常容易给初中生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主要是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给初中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生活加强关注,对初中生的家庭情况以及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初中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缓解初中生的心理障碍,为初中生营造出轻松良好的氛围。在进行心理沟通的时候,初中班主任要注重交流的方式,与初中生进行平等对话,让初中生可以在心理上放松。
结论:总之,德育以及心理教育,是初中班主任非常重要的任务,初中班主任需要迎合时代的趋势,主动了解初中生一些思想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初中生的身心和三观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润莘莘学子德 启菁菁桃李智——浅谈国学经典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25.
[2]陈晓云,朱晓莉.初中班主任毒品预防教育认知状况调查——以A省131名初中班主任为样本[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32(05):85-92.
[3]卢牡.用心守候 给孩子一份温暧——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8(0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