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政治与外交斗争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张新
[导读] 世界上一切战争都与政治与外交紧密相关
        摘要:世界上一切战争都与政治与外交紧密相关,绝对没有单纯脱离政治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体现形式,战争与外交是实现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手段,二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从朝鲜战争历史过程中可以发现,期间的军事斗争、政治与外交斗争,始终交错于战争的全过程,没有政治与外交斗争的胜利,就不可能赢得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也不可能取得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胜利实现。
        关键词: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 政治 外交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斗争,是指以中、朝、苏为一方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在军事、政治与外交方面的斗争。政治外交斗争贯穿整个朝鲜战争全过程,通过政治与外交斗争,赢得战争相关事项主动权,促进朝鲜战争和平解决。本文就朝鲜战争前后政治与外交斗争,分五个时期进行阐述,意在使读者了解政治与外交斗争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朝鲜半岛围绕统一问题的政治与外交较量
        朝鲜半岛历来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属地。在二战即将结束时,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把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纳入日程。日军宣布投降,苏美两家将朝鲜半岛分割成南北两部分。至此,围绕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开始了艰难的军事、政治及外交较量。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外交斗争,是围绕二战后对半岛的接管、南北统一问题、军事活动等,所涉及到的命令、声明、抗议、议案、决议、批驳、宣言、宣传、决策、声援、游行、指示、谈判等300多项内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已经召开会议,形成了战争结束后,对朝鲜半岛由美、苏、中三国托管的决议,当时没有确定怎样解决朝鲜半岛的具体方式。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8日,苏联即刻对日宣战,9日,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进攻并突入朝鲜,这一天,美军对日本长崎又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10日苏军占领雄基,眼看苏联部队已经随时可以席卷整个半岛。这个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决策者慌乱不已,这时美军部队还远离半岛在太平洋,派兵吃朝鲜这块肥肉根本来不及。当天,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急忙举行会议,研究对策,他们在地图上发现,北纬38度线恰好位于朝鲜半岛南北中央,于是美国陆军部建议以“三八线”为界,该线以北为苏军对日受降区,该线以南为美军对日受降区,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协调委员会的同意,并将这个方案立即上报杜鲁门。14日,杜鲁门正式批准了这一方案,并将其写入了8月15日就战后接受日军投降安排问题写给斯大林的信中。斯大林竟然同意这个提议。虽然美国对朝鲜的解放没有任何贡献,却不费一兵一卒,在会议桌地图上划一条线,就轻松拿到朝鲜半岛的一半。
        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会上以苏联所提方案为基础,达成了对朝鲜进行“托管”的协议,讨论建立朝鲜临时民主政府和实行国际托管制度的有关细节。后来中国国民党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苏美双方代表从会谈一开始就针锋相对陷入僵局,分歧的中心是半岛统一建立共同托管委员会,还是南北由苏、美分别管理,双方争执不休,意见无法统一,只能无限期休会。到了1947年5月21日又复会,这时苏、美都表明了各自的态度。苏联希望朝鲜建立一个真正对苏联友好的国家,而美国则要求在朝鲜建立亲美政权。由于苏美两国尖锐的政治对立,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鲜统一政府问题上一直无法形成一致的意见。
        由于苏、美两国制度不同,致使朝鲜半岛南北一直围绕怎样统一问题僵持不定,联合国大会否决了苏联所提出解决半岛问题的提案,决定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这个决议遭到朝鲜南、北方人民的普遍反对,当时平壤和汉城掀起了反对的游行队伍。然而,美国不顾朝鲜人民的激烈反对一意孤行,1948年8月15日,在美国导演下,朝鲜南部强行举行单独选举,李承晚为大韩民国总统。半岛南部抢先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苏联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考虑半岛北部也成立政府的问题了。在苏联的策划下,到了8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召开,选举金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经过几天筹备于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正式成立。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立即致函美、苏两国政府,要求美、苏两国占领军撤出朝鲜。苏联外交部于9月19日通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苏联驻朝鲜军队将于12月底之前全部从朝鲜撤出。建议美国占领军也采取同样的步骤撤离朝鲜。1948年12月底,苏联军队全部撤离朝鲜。美军也从12月开始撤离朝鲜,但继续保留一个7500人的团级战斗队。此事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直到1949年6月29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军最后撤离朝鲜南部。
        二、朝鲜半岛南北两个不同制度政府间的斗争
        随着苏、美军队的撤出,朝鲜半岛南北两个不同制度的政府,围绕半岛怎样统一的问题,不断发生矛盾、摩擦和冲突,并且愈演愈烈,导致半岛内战爆发。
        南朝鲜加紧军事扩充不断制造军事事端挑起冲突。朝鲜南部成立政府后,美国向南朝鲜提供价值1097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从1949年初开始,南朝鲜军队不断在“三八线”地区制造军事摩擦事件,挑起军事冲突,至12月,在“三八线”上进行军事挑衅共计1836次。到1950年6月,南朝鲜军队形成了15万余人的规模部队,号称“亚洲之雄”。
        北朝鲜加强军事准备与政治外交活动。针对半岛南部的军事扩张和不断升级的挑衅,1949年8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发出致全体党员信,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命令人民军部队严惩南朝鲜军队对北方进行的武装挑衅活动。1950年4月,金日成、朴宪永等朝鲜领导人访问苏联,与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和朝鲜统一的方式问题。随后,金、朴等又于5月中旬访问中国,向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通报了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6月7日,在朝鲜劳动党的建议下,朝鲜发表《关于促进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的呼吁书》,建议8月15日朝鲜解放5周年时,建立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但这一建议再次被南朝鲜政府拒绝。
        朝鲜半岛内战爆发金日成发表广播演说。朝鲜南北各方对半岛统一的方式无法形成共识,致使边境摩擦和军事冲突不断升级,至1950年6月25日凌晨,这种升级终于导致了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当日上午,金日成主持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金日成在会议上要求人民军立即发动决定性的反击,全国转入战时体制,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夺取战争的胜利。26日,金日成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朝鲜人民坚决保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其宪法,推翻南半部反人民的李承晚傀儡政权,将半岛南半部从李承晚匪帮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随后又颁布了战时动员令,任命金日成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三、朝鲜内战爆发后中美两国间的政治与外交斗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进行野蛮的武装干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歪曲朝鲜内战性质控制舆论,美国飞机悍然轰炸中国领土,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议、声讨及交涉。
        朝鲜内战爆发前新中国政治与外交活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千疮百孔,西南西北大片土地还没有解放,面临着外交上被孤立、政治上被颠覆的严峻局面。当时中国政府在政治和外交上,采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联合苏联和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自己的盟友,共同反对帝国主义者挑拨战争的阴谋,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逐渐增强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影响。1950年2月14日,同苏联缔结了有效期为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成立后不到9个月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波兰、蒙古、越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印度、瑞典、缅甸等1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得到英国、瑞士、丹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承认。
        美国歪曲朝鲜内战性质控制政治与外交舆论。朝鲜内战刚刚爆发,美国政府抢先在国际上控制舆论,把内战说成“侵略”,荒谬地散布,朝鲜的事件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向“自由世界”的挑战。美国借口“和平受到威胁”,叫嚣对此不能视而不见,立即武装干涉朝鲜内战。
        中国政府反对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的政治外交斗争。美国出兵侵入朝鲜,同时也侵占了中国台湾海峡,中国政府对美国这种野蛮武装侵略行径,提出严正声明和强烈的谴责抗议,展开了反对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的政治与外交斗争。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当日,周恩来发表声明,代表中国政府宣布:“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 8月27日,美国飞机入侵中国安东、大栗子、集安等地,周恩来部长立即抗议美国飞机侵入我国领空的挑衅和残暴行径,并向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出抗议电文。

从1950年6月28日起至9月末,中国政府针对美军的侵略行径,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外交活动,多次向联合国及相关国家通过电文、抗议、声明、出访等多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揭露了美帝的侵略阴谋,同时也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四、志愿军入朝作战及停战谈判期间政治与外交斗争
        美军侵入朝鲜后,越过“三八线”企图占领全朝鲜。中国政府被迫出兵朝鲜。志愿军入朝后,军事上给了美军沉痛致命的打击,政治与外交上揭露了美国无理、蛮横、狡诈、胡搅蛮缠等阴谋诡计,赢得了战场和停战谈判的主动权,直至朝鲜停战协议胜利签字与实现。
        志愿军出国作战期间政治与外交斗争 。1950年10月初,美军狂妄大举北犯进抵“三八线”,朝鲜时局十分危急,朝鲜政府紧急请求中国出兵,3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郑重指出:如果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观不顾,我们要管”。根据朝鲜政府请求,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较量,将已进至鸭绿江边的“联合国军”,全部打退到“三八线”及以南地区,美军付出10万余人伤亡代价,美国人丢尽了面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举。美国对此歪曲事实大肆诬蔑为“侵略”。针对美国诬蔑,中国政府通过发表关于志愿军抗美援朝正义性;美国侵略台湾的罪行;斥侵略罪犯无耻狂言;谎言及罪证等社论、声明、电文和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控诉、声讨等政治外交手段,对美国一系列谣言阴谋进行了揭露、控诉和批驳,在国内广泛进行声讨动员,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也赢得了世界上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致使骄狂的“联合国军”陷入被动地位。
        停战谈判开始后中国的政治与外交斗争。志愿军入朝作战经历了五次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美国开始调整朝鲜战争政策。从1951年5月中旬开始,美国当局多次透露愿在“三八线”一带停战和停火的意向。中朝政府对此采取相应的态度。6月3日,金日成来北京,同毛泽东等人讨论商谈了停战谈判的方针和方案。5日,马立克告诉凯南,“苏联政府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越早越好”。10日,高岗和金日成赴苏联,商谈朝鲜停战谈判问题。7月10日,停战谈判开始。谈判一开始,美国就在谈判议程、实质等方面进行纠缠和无赖行为。而中朝两国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理、有节、有度的政治外交斗争。斗争主要围绕:抗议美国对中国的禁运、封锁;停战谈判准备期间的斗争;停战谈判在议程上的斗争;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的斗争;停战谈判恢复和达成关于军事分界线的协议斗争;对南朝鲜当局破坏谈判协议的斗争等问题进行谈判。经过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艰难较量,使美国在世界舆论面前失去主动权,不得不重新回到停战谈判桌上来。
        中朝两国和世界人民控诉美国细菌战罪行的斗争。停战谈判期间,1952年初,美国当局公然违反国际公法,违背人道主义,在整个朝鲜北方和中国的东北地区,秘密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从1月28日起,美军分别在金谷里、伊川、铁原、市边里、朔宁、平康、金化等地,以及中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山东等省,布撒了带有病菌病毒的小蜘蛛、苍蝇、蚊子、跳蚤、蟋蟀、蚂蚁等昆虫804次,感染166人,死亡81人。中朝政府和人民对此十分愤慨,发表声明、控诉罪行。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比利时、巴西、波兰等八个国家著名的法学家组成调查团,对美军实施细菌战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许多国家人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美国立即停止细菌战,要求联合国“立即严惩这些罪犯,并公开斥责这种反对和平和人道的罪行”。在中国、朝鲜和国际掀起了控诉、声讨、消灭细菌战的强大声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并成立了细菌战调查委员会,彻底揭露粉碎了美国细菌战的阴谋。
        五、维护朝鲜停战协定的政治外交斗争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反反复复经历了近两年的艰难较量,终于实现了停战协定的签订,结束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残酷战争。停战后,由于美国不愿意从朝鲜撤退军队,不愿意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在监督停战协定实施、战俘遣返、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反入侵反挑衅等方面,美国想方设法制造了很多障碍。因此,停战后是否遵守和维护停战协定,进一步谋求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便成了停战双方斗争的焦点。
        在监督停战协定实施问题上的斗争。1953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朝鲜停战的宣传指示中指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并以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造成了有利条件。”“但斗争尚未结束,帝国主义好战分子和李承晚集团尚在继续阴谋破坏停战,我国人民必须为确切实施朝鲜停战协定,争取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继续努力。”在口岸管理上,美方违反协定事件不断发生。在朝中方面的揭露下,美方初步改善了对口岸的管理,却对视察小组的工作进行阻挠和破坏,甚至对人身进行侮辱和威胁。在维护中立国监察委员会工作的方针等问题上,与美方进行了限制和反限制、破坏和反破坏的较量斗争,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前后,美方对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由不合作、限制活动发展到危害他们的人身安全,直至要解散中立国监察委员会。对于美国违反停战协定的行为,朝中方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组织、人民团结一致,进行坚决的斗争,为维护停战协定顺利实施作了努力。
        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斗争。停战后,战俘问题是停战谈判双方斗争的焦点,这个问题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斗争仍然十分尖锐。主要是遣返战俘问题上,美方企图扣留朝中战俘,以法西斯手段多方刁难、阻挠,不惜以破坏停战协定来达到其扣留朝中战俘的目的。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对于美方限制红十字会的行为,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联合红十字会均向美方提出了严正抗议,迫使对方未敢走得太远。美方对朝中战俘实施“甄别”活动中,强迫战俘拒绝遣返。1953年9月21日,朝中方面提交美方一份98742人的朝中被俘人员名单,要求对方交代这些人员的下落,而美方一再拖延,经再三催促,直至1954年5月13日才作了个不负责任的交代。(美方交代,27000人在停战前“逃亡”,22000余人移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37900余人已作为平民处理。)朝中方面表示不能接受。
        在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反入侵反挑衅的斗争。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反入侵反挑衅斗争,是朝中方面维护停战协定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方虽然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接受了停战,但不愿意完全履行停战协定,不愿意从根本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不断在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进行入侵挑衅活动。从1953年7月27日至1958年7月26日,美方在非军事区和东西海岸违反停战协定的事件共2630起,其中包括飞机侵入、派遣特务、武装袭击、越过军事分界线等。朝中方面捕获了美方特务和武装人员达700余人,美方在非军事区或通过非军事区违反停战协定的792起挑衅活动均被击破,从而保证了停战局势的相对稳定。
        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上的政治与外交斗争。朝鲜战争停战协定规定,停战双方应该协商解决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是停战双方必须遵守的原则,美国政府无视协定的规定,擅自于1953年8月8日,派国务卿杜勒斯到汉城与李承晚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草案)。1953年8月17日,第七届联合国大会第三期会议召开,讨论朝鲜政治会议问题。18日,苏联代表团在会上提出政治会议应为圆桌会议的提案。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操纵下,于8月28日通过了拒绝圆桌会议形式的决议,美国无视中苏的合理提议,阻挠大会正常召开。1954年4月26日,在苏联的推动下,日内瓦会议如期在国际联盟大厦开幕。南日外务相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先后发言,支持南日外务相的三项建议,并驳斥了南朝鲜代表的无理主张。4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言,反对南日外务相的建议,对苏联、中国、朝鲜进行大肆攻击和诬蔑。在以后的讨论中,朝、中、苏代表的三个发言和三项建议,会议也没能达成协议。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从4月26日起至6月15日,在51天中开了15次大会,最后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之后,中国、朝鲜、苏联等国家,多次用各种方式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由于美国不愿从半岛撤退军队、不愿意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致使朝鲜南北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在政治外交上主动作为,利用各种手段和资源,团结世界一切友好的国家、友好的团体、友好的人民、友好的人士,真实宣传朝鲜战争的真相,针对美国为首的一系列破坏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阴谋,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政治与外交斗争。赢得了世界上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为朝鲜战争的停战实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中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2]《当代中国》编辑部.抗美援朝战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张新(1977.01-),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抗美援朝战争史及博物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