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教学设计仅仅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只有教师将教学设计完成好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知道先教授什么内容,后教授什么内容,最后让学生得到更好的课堂学习体验。随着新课程的出现,在现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新课程出发,将新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材的基本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创新,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教学 培养兴趣
在初中階段的教学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了解更多历史事件。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许多学校将历史科目视为非主要科目,课时设置偏少,教师很难有效的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历史学科是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培养有极大帮助。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片面,新时期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对于当代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来获取相应的历史信息,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影视节目、电视节目中获得一定的历史知识,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对于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有一定帮助,但是其展现出来的历史内容往往是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趋于娱乐化,这也使得初中生容易被这些娱乐化历史信息所影响,对历史学科认知比较片面,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对历史有一定误解。
2. 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不深入,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基础概念、时间、事件等历史内容,还需要将学到的历史知识转变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内容,变成自己思想。在实际中,很多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应对考试,即便是学生背诵记忆历史知识,也是为了考得好的成绩,对历史本身缺乏良好兴趣,学生会感觉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同时在中考的影响下,教师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历史知识讲解上,课堂上教师以自身为主体,不断地为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上。
3. 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由于中考中历史学科的占分相对比较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力度比较低,同时在初中教育中,历史课程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历史学科不重要。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会表现得不认真听讲、不主动思考,有的学生还会在历史课堂上完成语文、数学等科目作业,严重地降低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1.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传统的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学生很难放开自己,无法在课堂上表现自身,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所以在今后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改善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得学生可以保持良好心态参与到课堂上。
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要做到以情激情、民主教学,初中历史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对于学生会产生很大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用自身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感,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是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可以做到自我完善及发展。初中历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中挖掘素材,让学生可以将生活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可以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历史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真实情况,进而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历史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学生喜欢的现代网络技术,挖掘各种新闻话题、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新的历史词汇,丰富学生历史学习感受,促使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2。借助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小组相互讨论、探究中掌握知识。初中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不可逆性,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触、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视野开阔,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为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基础。比如在人教版新部编版《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主要讲述的是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展示这些文明成果,带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当前的教学是相适应的,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此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進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名人故居,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历史知识有深刻认知,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乐趣,强化学生历史学习热情。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手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历史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并引导学生以历史反思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青.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9(2):199.
[2]闫严严.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8(13):86-87.
[3]屈杨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137.
[4]王晓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