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承担着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教学管理指的是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根据高校中既定的目标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合理的调节与控制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而保障高校中的教学工作在各个方面与环节上都能顺利的完成,进而实现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管理;重要性
一、高校教学管理简要概述
教学管理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转、教学计划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总的来说,教学管理是高校领导、教学管理者以及所有学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理想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运用不同的手段与措施,积极高效的组织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过程。其原则性、政策性以及权威性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显著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是以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前提条件并需要严格的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合理的调节与控制教学管理过程中任务的部署、目标的实现以及具体的实施步奏,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原则性、政策性以及权威性的特点由此得来。
二、目前我国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弊端与缺失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由于各项规章制度与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们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教学工作对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十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造成高校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视度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对高校教学管理实施有效的管理。第二,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们始终没有意识到教学管理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造成了他们在具体的事物操作过程中不能充分的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无法从学生方面得到有效的意见与反馈机制,阻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很多的教学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的素养不高,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来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难以高效的运转起来;甚至在很少一部分的高校中其教学质量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也是制约高校教学工作管理正常开展的又一因素,教学质量体系的不完善不论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有影响,致使教学管理中的考核、评估及定位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缺失,非常不利于理想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浅谈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经济膨胀的时代,而知识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召唤着高校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这种召唤不只是体现在高校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体现在对教学管理人员个人素养的培养上,二者之间相同的需求必然推动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很多的教育研究者对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也提出了对应的措施与解决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与素养,进而稳步推进教学管理向着健康与可持续方向不断发展。鉴于此,为了使教学管理工作者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也为了教学管理工作者自身能更好的符合当前知识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得。
2.高校教学管理的不可替代性与忽视性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的向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而在这个阶段合理的调节与控制高校中的教学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国际之间竞争与日俱增的今天,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只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就行,而是需要多元的和全面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笔者建议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多多参与校园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的渠道来提升自身的沟通、交际以应变等等的能力。因为,只有你们自身只有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与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中知识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诚然,以上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管理的实施,如果说教学管理不对课堂进行控制学生就无法安静和有序的上课;教学管理如果不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学生也无法高效的完成具体的实践内容;教学管理如果不对高校中的各种社团活动进行规划,学生管理干部们也不能快速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所以说,教学管理工作就好比是一座连接彼此之间的桥梁,学生们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因为有了这座桥才能得以实现。
3.结合时代和社会特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高校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才供给和来源,因此必须从高校教学就跟紧世界和时代的步伐,培养具有时代性的新一代接班人。同时,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面向我国社会发展的,要在他们心中培养起为国为民的情怀,让他们接受与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试行政策和措施,高校在落实这些政策后使得高校教育整体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对过去的教学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和发展。
4.勇于进行教学管理实践,建立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单位,应该具备完整的独立的一套教学管理体系,将整个高校的教学整合管理,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当然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需要高校管理单位和高校内部高层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实践,才能寻找到真正适合我国高校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只有把握好了每一个教学管理的小细节,精准地确保教学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才能够将所有细节系统化,并最终整理成一套完成、独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才能发挥出高校教学管理的最大作用。
5.结合具体高校实际情况,打造高校教学管理特色
我国高校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高校都有一脉相承的校训、校风等,都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时间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在国家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统一观念下,结合各个高校的学科偏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教学结构、办学特征、自身优势等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给予考虑,设计出具体高校的具备独特性的教学管理观念并进行不断实践创新。总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具体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管理上展现高校特色。
结语
教学管理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自身的特点工作保障着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而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积极的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教学管理也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只有在管理上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得教学管理工作逐渐的迈向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茂仁.构建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新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4).
[3]谭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2).
[4]甘子东.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作者简介:尤昭媛,1986年5月30日,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在职单位:青岛工学院,职称:助教,学历:本科,学位:学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