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随着课改的深化落实,学校在教育目标上也有了全新的转变和调整,在开展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并根据实际要求加强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载体。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前言:在高中阶段音乐所呈现的美育功能比较突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鉴赏模块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基础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践行生本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的完成课程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优化课堂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载体与空间。
一、基于学案导学,强调自主预习
在音乐课上,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需要重新规划设计课程体系,针对预习环节,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其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所具有的助力功能。并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对预习环节进行优化设置,加强导学案的合理设计[1]。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鉴赏内容进行自主分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规范的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当中。
比如说,针对“高亢的西北腔”展开教学时,则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置导学案,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料自主搜集的方式,就刨洋芋、脚夫调等基础内容加以掌握,鼓励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西北民歌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夯实学生的认识基础。在预习的过程中明确教材中的的学习难点,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
二、基于文化导入,丰富知识储备
在组织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若想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理念,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自主性,需要在文化渗透方面形成端正的教学认识。加强文化的导入,从而丰富鉴赏课堂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掌握与了解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课程内容深入探索的兴趣。也能够支撑学生有效的发散自身的鉴赏思维,在文化储备的基础上对鉴赏内容进行深入探索。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独特的民族风”开展课堂教学时,则可以针对蒙古、藏族等不同民族歌曲进行文化搜集与整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习俗相关内容的搜集,并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就不同民族的歌曲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思维。帮助其加深对民族歌曲的认识,夯实音乐鉴赏的思维基础。通过情景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呈现辽阔的草原让学生感受草歌曲的粗矿和豪迈的情感特色。
三、基于情景创建,培养联想思维
在开展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环境方面进行优化设计[2]。加强情景的创建,为学生的思维发散与大胆联想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也能够支撑学生有效的参与到鉴赏活动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的助力作用,搜集比较直观的教学素材,并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展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其在情景体验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音乐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帮助学生加深体验。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醇厚的中原韵”组织课堂教学时,则可以通过情景创建方式为学生播放《孟姜女哭长城》,“沂蒙山的小调”等音乐动画视频,让学生在歌曲聆听与感受的过程中,体会民歌的特点与艺术魅力。
四、基于小组合作,拓展鉴赏思维
在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本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加强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改变传统板书讲授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具体的鉴赏任务,培养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让其在互助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促使其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思路的进一步整合与优化。保证学生的音乐鉴赏更具有高度,实现情感认知的升华[3]。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飘逸的南国风”开展鉴赏教学时,则可以为学生播放《弥渡山歌》、《对鸟哥》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就民歌所具有的风格进行深入的讨论,并根据自身的认知来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者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进行知识拓展与延伸,探索其他类型的民歌所具有的艺术特性,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五、基于拓展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在组织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本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对具体的教育载体和活动的拓展空间,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发掘,从而保证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环境更加的广泛而充裕。在开展课上鉴赏基础教学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融入相关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将歌唱表演与音乐鉴赏相融合,构建综合性的训练体系。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和技能储备更加的全面和充实。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就《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这一内容进行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其融入相关的舞蹈、乐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表演,让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六、基于微课助学,拓展探索空间
在组织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拓展其在自主鉴赏和学习方面的空间范围,需要有效发挥微课所具有的助力作用。根据具体的鉴赏内容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传递,然后构建成完善的资源储备中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下载微课资源。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微课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全面,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鉴赏思维和能力的有效培养。比如说,在鼓励学生针对《俄罗斯民族风情》这一内容展开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设置,将《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相关的音乐内容在视频中进行直观展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体验,有针对性的探索相关的学习内容。
七、基于激励评价,提高学习自信
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作为教师需要在评价方面进行有效的更新。为了培养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需要实时激励性的评价理念。也就是说针对学生的鉴赏成果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观点进行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要善于发掘自身在音乐鉴赏方面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并不断的探索各个领域的音乐素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然后利用自身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对具体的音乐素材进行综合性鉴赏。比如说,鼓励学生对中国的京剧文化进行资料的搜集整合,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就其所蕴含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鉴赏。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完成经验的分享与互动。
结论:依前所述,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对于促进学生素质建设,支撑课程深化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开展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鉴赏模块加强思想重视,本着培养和启发学生良好鉴赏思维的原则,注重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学案导学、文化导入、情景创建与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加强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淑贤.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61.
[2]唐晶晶,赖友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67+69.
[3]陈慧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22):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