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连学生最喜欢上的“体育课”也出现了“厌学”。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的全身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学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生;教学方法;兴趣。
一、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内的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同时要遵循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且耐心不足的个性特征,不断更新游戏的内容,并且对部分游戏的内容规则难度要变更,经常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调,使他们每天都是新感觉,能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中,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体育教师要进行设计课堂,让学生感到惊奇。
但凡每一个人对自己从未看到过感受过的事物都怀疑,好奇心都愿意亲近和尝试,体育教学也一样,只要教师能够经常提供这样的场景,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无心的吸引
三、通过语言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1、要鼓励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意想到的问题。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出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教学中我就多采用鼓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进行练习。有些学生在练习投实心球时协调性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我就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学好的,只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方法,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大胆尝试一下,你肯定能行的,在我的鼓励下,那些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成绩提高的很快,又如在一次跳山羊课上,好多学生不敢跳,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着山羊,然后对自己说,我肯定能跳过去的,学生听了我的话,就这样对自己说,然后大胆的跳了,果然有好些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
2、语言要符合学生
教师与学生的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讲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使学生听明白,关键在于教师的语言是否表达清楚。因此讲解的语言要儿童化,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精炼而又合乎逻辑。例如。投掷垒球时,教师可用“蹬地转体或满弓,挥臂扣腕快如风”这样的口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表扬和批评要相结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容易违反纪律,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是在教学中要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思想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表扬不一定都要公开。可用点赞许的目光喜悦的面部表情显示。表扬要恰当不能过分,否则会使学生面红耳赤。要熟悉教育对象,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的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批评教育时,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礼。
四、.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的思想单纯,想象力丰富
故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适当的时候,教学内容只要提出要求,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和体验内容的空间。
2、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为体育教学具有重复性,例如,跑的练习,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我们进行站立式起跑教学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练习,另外的学生认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与教师一起诊断,发现问题,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3、改变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模式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使用统一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要不断丰富准备部分的内容,如拉伸韧带、游戏、器械、体操、队列等。有时还可以配上音乐,来调动课堂气氛。通过不断变换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练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体育课。
五、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
这就是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使他们也健康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学习评价的若干问题讨论[J]. 尚力沛.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1)
[2]不同类型小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的实证研究[J]. 孔凡哲,刘晓芸.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10)
[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J]. 沈月娟,吴秋雨,可勇.运动.?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