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是“互联网+”思维下,解决农村小学“开不齐美术课”“开不好美术课”的最新尝试。
“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一、农村小学开设专递课堂的必要性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美术教师短缺的现象,部分学校由于条件限制甚至不能正常开课。而由其他任课教师兼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教师额外的教学负担,由于教师美术专业知识的缺乏,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虽然我校及其他农村学校也有相应的美术教育评价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借助“互联网+”开展的美术专递课堂,需要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才能真正解决美术教师师资匮乏,提髙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审美及人文素养,提高办学水平、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
二、农村小学专递课堂美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意义
农村小学进行专递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有效信息,即了解学生在美术学科各学习领域的表现情况;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判断成效,衡量和把握美术专递课堂的实施成效,及时反馈教学的薄弱环节,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农村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真实需求,作为课程进一步开发的依据;通过研究,为这一教学模式在其他地区的推广提供价值参考。
三、农村小学美术专递课堂教学评价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专递课堂在教学内容上,1-5年级选择“全部能听懂”的学生人数占比明显下降;表示“不太懂”和“一般”的学生人数占比之和逐渐上升。各年级基本可以理解主讲教师教授内容的学生均占到了85%以上,可见美术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大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表1 各年级学生对美术专递课教学内容的掌握
.png)
通过专业美术教师调查、访谈了解到,小学低年级美术课程关于构图知识的讲解比较少。构图知识相对抽象,低年级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即使教师有所介绍,但效果欠佳。三、四、五年级在鉴赏述评学习领域较为薄弱,学生仅知道少数著名画家和名画。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实现教学内容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就课堂提问而言,39.8%的学生反映自己在美术课上很少被主讲教师提问,又有20.51%的学生反映自己没有接受过美术主讲教师的表扬。虽然专递课堂是基于远程教育技术和思路的新模式,但课后的线下互动对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专递课堂中,课外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线上课程结束后,本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
(三)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专递课堂的课堂管理涉及主讲教师、辅助教师和听课学生,故主要从学生、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三个层面考察。
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村学校使用循环教材,美术教材数量不足,有的需要多名学生课上共用一本教材。有72.3%的学生表示辅助教师每节课前都会提醒他们带画笔和纸张等学习用品,有90.45%的学生表示上美术课时,辅助教师会在听课教室,帮助解决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困难。
(四)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包含美术知识技能和情感意识。美术语言既是学习、了解美术核心的知识,也是创作、分析美术作品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色彩知识是美术语言的主要内容,故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时,将色彩知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在情感意识方面,从调查访问中看出,学生对主讲教师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倾向。有97.3%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艺术类课程主讲教师,其中67%的学生选择了“都喜欢”。同时,有60.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把美术课改成上语文或数学课。可见,学生对美术课及教师表现出积极的喜爱。课时需求方面,有70.2%的学生希望每周美术课的节数多于当前的2节。而适当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需求是开展同步互动课堂的目的之一。
(五)学生学习态度
心理学范畴的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即个体对于学习的评价和选择倾向。而教育学中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情感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是影响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是以学习态度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评价维度主要根据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确定。
结合各学段各学科的学习内容和特点,编制适用于单一学科的学习态度量表更加有针对性。通过量表分析,一至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平均分都在4分以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整体上,各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态度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美术价值维度,一、二年级比三、四、五年级更加重视美术课程的价值。而各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热情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检验的结果显示,一年级比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就学习态度而言,对性别和独生子女情况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美术学习态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女生与男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专递课堂美术课程现存问题及建议
(一)美术专递课堂现存问题
目前,美术专递课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直接照搬传统课堂,缺少针对专递课堂的教学课件、教材、学习资料等工具和资源;专题课堂中教学设备未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部分学生尚未完全适应专递课堂,不能完全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专题课堂中师生互动仍显不足,美术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能力仍待加强。
(二)政策建议
农村小学可以通过专递课堂“开足”美术课程,提升专递课堂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评价机制。如今,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智慧课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常态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整合受到广泛重视与讨论。与此同时,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其中对美术的测评为有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借助教育信息化,农村艺术教育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参考文献】
[1]赵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尹涛.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与学行为观察与效果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宄,2017,38(10):88-92.
【第一作者】
耿方晓,女,出生年月:1988年11月,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邮编(255084)工作单位: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