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有各种丰富的产业链在一些行业中出现。在“互联网+ ”的影响下,在教育行业中,开始出现大量的网络视频课程。在中职园林景观课程中,运用网络课教学模式,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课;中职;植物配置优越性;设计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建筑小品的景观表现,能打造令人满意的园林环境。在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中,景观植物配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景观植物配置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整个课程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对于景观配置的方法更好的掌握。就需要教师立足于课程内容,基于网络课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以实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1.中职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运用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在中职开设景观植物配置课程,是让学生对于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要素充分掌握,与不同的环境条件相结合,将植物自身的色彩、线条、形体等方面的美感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创造一定的活动空间,密切协调和适应周围的环境。在教学中,景观植物配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对于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植物配置方式充分掌握。但是因为受到学时数、时间和季节的影响,由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限制。而网络课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来直观的呈现和存储课程内容。在教学领域中,这一技术主要是指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和多媒体等。而通过开展网络教学,能使传统教学中设计表现不够、景观植物素材不足等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学生能对各种典型植物的配置方式真实有效的体验,由此使知识内容更加丰富。
2.植物配置设计网络教学的实践
2.1课前准备
2.1.1发放课程任务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要求进行明确,教师可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对课程任务进行下发。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需要完成的项目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关课前准备,安排学生对于相关资料等信息进行搜集和查阅,由此对学生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2.1.2信息交流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始广泛使用微信。通过在课程教学应始终贯穿课程微信公众号平台,立足于授课学生的情况和课程教材,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放行业网站链接、大师案例、优秀作品、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等。能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对相应的模块进行点击和阅读。这样既可以加强数据信息的交流,同时还能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2.2课堂实施
2.2.1认知环节
为了获得一定的景观植物设计能力,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植物辨析能力。为了对这种能力更好的培养,教师在网络课教学中,可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向学生传授生动和直观的课程信息。
一是多媒体演示教学。在中职景观植物配置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环节,通过植物种类解说视频动画、PPT课件、电子教案等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介绍和讲解植物群落、形态和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形式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的形式,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以此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是对课程游戏环节的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植物配置设计教学中,很多学生面对大量植物名称和特性的标识,不容易记忆,学习起来也会觉得困难和枯燥。为此,教师在网络课教学中,通过运用Photoshop , Flash等图片动画编辑软件,对景观环境真实场景的典型案例进行选取,制作游戏动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游戏动画开展竞赛,填充植物的名称。看谁能在对应的真实景观场景中,准确快速的填充备选区域的名称。通过设计这一游戏环节,能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
植物的种类、名称、配置形式。
2.2.2分析环节
在课程的分析环节,所遵循的环节,是任务分发、分析查阅、归纳汇报和共享资源。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分发常见植物的名称。根据接收到的任务,每一个小组归纳和收集植物的特性、实景配置形式等内容。学生通过对自然植物群落环境的调查,进行主动分析和发现,并以幻灯片的形式,汇报所整理归纳的资料,对相关知识进行积累。同时,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一步整合和修改汇报的信息,并在课程学习平台上共享。启发学生学习和交流所学知识,由此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并且还能对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熟练掌握。
2.2.3应用环节
首先,是形成设计理念。在此环节,应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开展课堂及课后教学,如通过 “爱课网”,对课程网站进行规划设计,便于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获取。通过浏览大师案例、实践案例、优秀作品展等信息,将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充分激发出来,以实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
其次,是设计方案表现。在项目的表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手绘及软件设计理念进行表现。手绘方面,对相应的手绘基础课程进行开发。这一环节,教师可在“百度云库”上传典型景观设计表现的手绘视频,方便学生通过各种终端设备的运用,在课后反复学习,使课后学习的领域更加丰富,由此促进学生手绘表现技能的提高。在软件表现方面,可通过AutoCAD、SketchUp软件的运用,实时表 现与修改方案。
AutoCAD主要是绘制方案的平面布置表现,而SketchUp在效果图表现上,能有着多样化的表现风格,能实时再现场景。可通过设置日照时间和光线明暗,对自然界真实的光影关系进行模拟,并且还便于修改。在方案表现中,通过Auto CAD的运用,对植物配置平面图进行绘制,并在sketchUp导入配置平面图,然后依次选择树木平面图块,通过右键选择 “重载”命令,将植物的种植以替换 组建的形式完成。通过对真实的环境场景的模拟,对于植物配置的效果进行实时 展现。
2.2.4知识拓展
完整的空间系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植物材料。而创造最终目标环境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就是植物配置。景观植物配置教学目标应密切呼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课程应紧密联系与衔接园林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规划设计等。并且将企业实训工作项目、园林景观规划等始终贯穿,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实践项目中,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整体过程与方法完整掌握。
结论:在中职植物配置设计专业开展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了现代教育方法和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的课堂与课后学习环境更加高效、丰富和便捷,同时还使课程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得到突破。通过开展网络化教学,与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相顺应,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吴小青. 知识经济. 2017(20)
[2]项目化课程设计与探索——以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 周鲁然.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2)
[3]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徐澜婷. 职教论坛. 2017(02)
[4]高职“园艺植物景观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工作室”的构建研究[J]. 王凤梅.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5(08)
[5]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课程设计及应用[J]. 郭阿君,魏进华,赵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3)
[6]高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改革探讨[J]. 陈婷. 科技信息.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