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整体规划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杨红云
[导读] 阅读技能的培养是整个高中阶段要始终贯穿的教学任务,
        阅读技能的培养是整个高中阶段要始终贯穿的教学任务,然而,我们如果把高三的阅读教学方法拿到高一实施,或是把高一的阅读要求放在对高三学生的要求上,都是不行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对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整体规划如下:
第一年:夯实基础,养成品质。
        目标要求:高一学年在完成必修1—4模块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阅读方面要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六级目标“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P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
        策略:
        1、高一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大量的阅读能力练习开始。根据“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20万词”的要求,学生每天应读3篇文章左右,词汇量约1000左右。但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时间灵活处理,如果学生词汇量太少,只能在夯实词汇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循序渐进的进行。
        2、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精读和泛读。首先、教会学生怎样预习,如寻找主题句、完成少量阅读理解题,但预习不是大量讲义,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课堂阅读的铺垫;其次、把阅读课堂当做培养阅读方法的主要契机,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设计一至二项阅读微技能目标。如新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1中的Unit 5 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 课文是借Elias的故事介绍曼德拉的生平,对于这类记叙文类人物传记类的文章,微技能目标可设为:
                1)、根据时间顺序线索找到人物重要事件;
                2)、透过重要事件了解人物性格品质、作者想透过事件要表达的思想。
         最后、课文理解完成后,可扩展同类人物传记类文章阅读,把课文中所学用于课外阅读。
         3、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老师的批阅检查要及时和到位。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留下做题痕迹(如勾画题目中关键词及文中信息句、概括出文章大意、标注所用时间等);老师评讲应注意有详有略,一部分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自己用红笔批改并注明错误原因,详讲的那篇阅读可以慢慢渗透理解的关键及基本的阅读方法,但不要贪多图快,一篇当中选取大部分同学都错的题来评讲即可。
         4、慎重地对待刚开始第一月的课外阅读。第一、二次阅读务必在课堂老师指导下完成,因为学生在进入高一时,还不适应大量的高一水平的阅读,有的学生甚至不会阅读,容易用错误的方法来阅读,如逐句翻译、边读边查词典等,一旦养成了错误的阅读习惯,将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
         第二年:加强积累,提升能力。
         目标要求:高二学年在完成必修5到选修8四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阅读方面要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目标“能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提取、筛选和重新组织简单文章中的信息;能利用上下文的线索帮助理解;能理解和欣赏一些浅显的经典英语诗歌;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P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这个学年的任务就是继续狠抓基础,重点抓阅读能力的提高。


         策略:
         1、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阅读材料之外,继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扩大阅读量,同时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和技能。如:如何寻找或概括文章的主题,如何根据文章中关键性的线索找到不同的题目类型(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和推理判断题)的答案。
         2、继续上好每个单元课文的阅读课,高二阶段的课文在长度上和难度上都有逐渐增加,尤其选修课本的教材信息量大,且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语篇数量增多,词汇量也明显增加。想要达到课文的理解和领会,需要大量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过关。加上课外大量的阅读与之相辅相成,最终达到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这一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3、继续以单元话题为中心,使用相关话题的阅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以必修五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标题是The United Kingdom, 话题是介绍英国,但在全面了解英国的同时也是对文化常识,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包容和接纳的意识的渗透,这一单元就可以多读一些英语国家相关知识的文章。
         4、坚持每单元一测,利用检测的时机不断印证和加强对阅读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检测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通过反复的检测,反思,再检测的形式反复让学生去领会和理解。
         
         第三年:形成素养,质的飞跃
         目标:高三的总体目标是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方面要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水平,即“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长句和难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P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
         策略:
         1、以题目类型为主进行阅读专项指导和训练。在高二阶段已经对不同题目类型的解题技巧进行过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印证和思考,现在是时候再次提炼升华;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分析它们的篇章特点,出题规律。
         2、以不同体裁为主进行阅读专项指导和训练。比如,科普类文章是每年高考题中必考的一类,它的特点是:(1)开篇第一段一般都有文章主旨,第一句大多是铺垫,主旨句常常是第一段最后一句;(2)中间段落是对比,研究方法,数据,举例等,在中间段会有关键细节,细节题设题往往在这几的段落中找;(3)文章末尾常常是发展趋势展望,总结,评论等,推断题设题往往在这里,当然具体解题还是要理解意义为先。这样从两个方面思路进行阅读,学生觉得有规律,越做越有信心,同时提高了速度。
         3、每周一节限时阅读训练,语篇训练是贯穿高三英语的主线,语篇训练中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是重点。这一节课在35—40分钟内完成20小题。训练前对时间速度做题方法提出要求,训练中观察学生做题情况,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平常所学的阅读技巧,训练完后对照答案,讨论作者意图和解题思路。
         4、使用各种套题训练获得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专题训练之后还需要进行整合,因为在套题训练中还会产生问题影响学生的得分,套题训练后教师评讲解决疑难的题,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的问题产生在哪里,这会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让他们有信心不断超越自我。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已经来临,高三一年两考已经开始实施,但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未来还需更多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参考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