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刘燕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刘燕 周娅 常娇娇
[导读] 急危重症的含义是指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对生命安全产生了要挟,
        摘要 急危重症的含义是指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对生命安全产生了要挟,已经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这时患者需要被安排在重症监护室里,而且要同时配备麻醉机、呼吸机等应急设备。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来讲,这是整个医学护理上的重点,必须对学生开展相关专业性的培训,而且要对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本文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积极的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评价
        我国社会随着经济的复苏慢慢进步,人们也追求越来越高生存质量,同时对医疗水平和效果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厉,所以国家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逐渐完善我国医疗体系,并且对我国护理工作予以更高的关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是所有医疗护理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也是要求最严苛的。但是目前在对护理工作人员培训时没有高度注重实际专业操作能力的提升,导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学生时期的护理教学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一种新型的模式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护理能力,发掘内在的巨大潜力,而且非常符合践行实践的教学观念。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在体现
        任务驱动教学法从简单上理解就是:学生接收教师分配的任务,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和与同学间的积极交流,以所接收任务为中心主题的教学活动[1]。学生经过教师分配任务的驱动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解决任务,学生通过这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更能通过多方面了解任务,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模式推动学生更加快速的完成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而且是符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理念的具体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任务的目标、任务的内容以及任务的过程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要对教学情景的创建反复斟酌,确保学生的探索学习环境更加真实,任务驱动法在很大水平上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帮助[2]。各大学者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取得进步,所以将这种方法与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其运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
二、急危重症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情景的创建
        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理论逻辑性极强的功课,但其对实践护理的工作要求甚至比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高,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通过控制分配任务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从易到难、从理论过度到实践,通过任务的完成慢慢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情认清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实际护理工作入手,去主动了解、掌握、认识相关的实际操作规则。另外,学生通过贴近生活发现护理的高度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护理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一)保证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任务驱动方法的教学重点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课程本身就具有高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时知道相关护理操作规范,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升华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3]。教师分配给学生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对学生的操作步骤、操作思路进行干预,应该让学生在自己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自由发挥。
例如,教师在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教授时,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书本中初步了解心肺复苏的概念,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看法,利用良好的课程引入帮助学生牢记重点。当学生对心肺复苏有一个大致轮廓时,再分组开展实际演练,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耐心引导。在如此反复演练中促进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对授课时间进行灵活掌控
        每一节课堂只有40分钟,在这短暂的40分钟里,学生的高度集中的时间更是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时一定要严格把控教学的时间,哪一环节该做什么就一定要按照要求实施,设计良好的教学目标和驱动任务,绝对不可以在谨小慎微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教师要有控制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迅速解决,并且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极强能力。教师可以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就安排好下节课的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同时也是加强理解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对学生产生的困惑进行梳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另外,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好学习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护理教学提供硬件支持,而且可以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收集,并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展出,直观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每一节护理教学造成之后一定要进行教学评价,探索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效果,总结任务驱动教学带给护理工作的方便,以及这一教学模式为教学开展任务完成所带来的成果。经过广大教育者的运用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完全适合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很大的提升。
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完全符合护理工作的理论联系结合实践观念,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流为核心目的,以完成教师指定任务提高专业护理能力为最终目的。这一教学模式的良好应用还需要注意在实际教学时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且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后,还要进行效果评价总结,观察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障任务驱动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中的良好运用。
参考文献
[1]许业钦,李娟华,李淑懿,等 .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87).
[2]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1).
[3]董晶兵,梁晓乐,李静丽.浅谈急危重症患者的ICU监护与护理分析[J].智慧健康,2020,6(0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