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庞大的各学科体系中,医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在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承担“救死扶伤、妙手回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医学比任何一门科学都注重人文关怀。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主要体现的医学理念不仅仅能解决患者病痛,同时要促使患者心情愉悦。此时,医学生更应做好“人文关怀”优质工作,从而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病痛,使患者感到轻松愉快,更体现出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所以在培养学生时,一定要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学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可显现出我国医学的重要作用,确实帮助到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白衣天使的魅力。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关怀;提升措施
一、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在医学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病人病情好转
首先,在诊断过程中,医学生如果能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将会一定程度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疗观念;再者,在医疗过程中,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促进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充分照顾他们的情绪,使医患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同时也能促进治疗过程更好地开展;最后,医学生如果能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将会很好的引导患者谨遵医嘱,使病情更快好转,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二)有利于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本身可能会有一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如果医护人员能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对患者给予充分关心,会非常有效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诸多不良情绪,同时也可真正促进病情快速好转。并且,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医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病情及患者的诊疗方案做出详细的解释、剖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配合度,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伤心等不良情绪,可切实提升治疗质量避免出现更多医患矛盾,使治疗过程更加顺利良好,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医患氛围。
(三)可以促进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进步及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在医疗领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仅有照顾患者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照顾好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情舒畅。如果能真正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医学治疗过程的开展,同时符合对于医学生人文关怀培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我们国家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我国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的一系列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疾病率增加,提升医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培养良好人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医学诊疗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人文关怀能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学专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会影响今后的临床诊疗行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医学生树立优秀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行为来对医学生进行充分引导,逐渐培养医学生的关怀能力及提升人文关怀意识,保证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能及时得以实施与体现。并且,教师务必要注重课堂教学作用,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强化医学生对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知,这样可快速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
(二)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临床实例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可引导医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医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升自身人文关怀的能力。学校也可鼓励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自身相关专业知识,也能提升自身人文关怀思想理念。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做到真正提升自身人文关怀素养,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素养培养氛围:
医学专业本身与其他专业有诸多不同之处,并且医学生在我国医疗事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在校园生活中,也可对医学生耳濡目染进行熏陶,从而潜移默化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首先,在校园中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与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有关的文化活动,真正构建人文校园。再者,学校可积极开展与人文相关的知识竞赛,在校园中真正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最后,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随时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医学生真正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更能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结束语:
在我国,患者的治疗普遍都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正确理念,这一理念是我国医疗机构中近年来全新的医疗服务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有“视患者为亲人”服务意识,而且要将这种服务意识谨记于心,外化于行。在医疗工作过程中,不但为患者提供基本的临床治疗,还要为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精神和生活上都照顾到位,做好全程的医学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臧盛兵,黄爱民。论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教育[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杨姮,周文琴,沈麒云,吴荣。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04).
[3]马美琪,孙敏.老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职业范畴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