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新兴技术也在其日常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在这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总体工作形式也在不断向着信息化服务管理模式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其弊端与漏洞,并针对其改革与强化的相关措施作出一定的分析与研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创新自身的发展道路,不断改变自身在服务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推动其服务效率与质量大得提升,才能确保其在未来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并实现人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热切期盼与渴望。信息化浪潮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关注核心也在不断变动,如今,如何实现高效的会计内部与监督,成为影响整个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以及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履行其社会职能的控制性节点。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现状
1.1、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模式迫切需要创新与改变
虽然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实践,但是,社会发展的速度已经超出了很多改革步伐的规划范围,进而导致其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改变现实问题,进而充分落实相关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总体改革的方针与政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很多数据需要注重其安全性与保密性,而现代数据又普遍存在着规模大、处理难度高且更新快的特点,因此,会计管理模式需要针对数据层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在保证数据安全性与保密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数据自身的管理效率,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对于整体工作效能的影响,进而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充分控制与监督。
1.2、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风险
信息化时代注重数据的共享与处理,而这种因技术特点而引发的社会变革,不仅仅为众多企业带来了更多便利的发展条件,也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创新与改革之路获得更具潜力的实施手段。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已近无法脱离信息化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资料与资金的管理层面,其对工作所带来的便利性,是传统工作手段无法比拟的,但是,互联网上的在整体环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其开放性的特征既是改革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挑战。互联网所存在的各种黑客攻击,以及网络中所存在的漏洞,时刻危害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数据安全与办公效率,如果行政事业的会计管理系统中的漏洞被黑客利用,其数据被恶意改动或泄露,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信息化环境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有效机制及策略
2.1、以管理角度强化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建设力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正视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对于会计工作所带来的便利性与高效性,从意识层面重视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提升总体建设力度,并且,在利用这一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自身的控制与监督手段,在实现会计工作高效化的同时,也要实现管理与监督过程的有序性与质量。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以自身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会计信息化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体系,并让信息化的工作流程成为制定决策的基础参考,不断提升内部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将总体控制与监督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需要重视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自身的重要性,自上而下深化信息化的实施力度,充分调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为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让领导的示范带头的作用成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催化剂,让整个行政事业的工作气氛以信息化为目标不断发展。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并让每一位职工都能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职工安全风险观念,提高他们对信息化工作模式的认可度与接收程度。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根据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奖惩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岗位责任心态,使其不断提高对自身工作行为的要求,进而推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成长。
2.2、完善会计内部会计内部管理制度,以完善制度促进工作科学化与合理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职能以及对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效率,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现阶段其内部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漏洞充分考量,并结合技术自身的特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可能实施的转变与责任,进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与细则,将其深入到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流程,推动其落实程度,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职工对于职责与责任的意识层面保障,也需要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监督制度中予以体现,提高广大职工对于岗位自身的热爱,让所有人都养成敢于承担责任,敢于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发挥会计控制工作对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在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层面的作用。另外,为了有效应对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对数据安全性所带来的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针对技术特点,制定完善的数据保密与安全条例,并使其成为职工日常工作的指导与规范,提升职工在数据风险层面的认知程度。另外,不同部门与职工之间,需要根据相关的保密制度来确保会计控制与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工作内容需要有着严格的权限管理,不能存在越权与干涉的问题,并提高工作协调性,以及在确保数据保密性前提下沟通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的可能性。
2.3、利用多种保障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工作模式改革,在提高会计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也给其信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而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效能想要真正发挥,首先就要保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财务工作质量的过程中,有效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成立专业的技术队伍,保持对技术自身特点的有效认知,进而构建先进且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系统内部对于财务层面的信息实施严格的加密处理,并规范化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避免被恶意利用的可能性。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定期对各类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保护整个工作环境,定期查找系统及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另外,在构建财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内网与外网进行有效区分,并同时设置必要的保护手段,如防火墙等。
2.4、不断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并注重人才的培养
审计机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控制与监督工作来讲,其重要性占据着收尾,只有保障审计整体的完善性,才能确保控制与监督落到实处。同时,良好的审计制度也方便行政事业单位对实际工作的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各类,并针对性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不断提升所有职工的工作效能与质量。另外,审计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有效评估,促使没有职工都能主动去提升自己,找到自身的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其会计工作实施控制与监督过程中,需要在重视信息化作用的基础上,提高对制度的完善力度,采用多种完善性数据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内部的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方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J].财会学习,2020(13):127+129.
[2]李艳玲.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0(05):284+286.
[3]叶林.试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财会学习,2020(03):237+239.
[4]王化君.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索[J].财会学习,2020(03):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