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育静待花开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季顺梅
[导读] 古时,讲“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时,讲“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当今,说起老师,家长们内心却各有想法。老师,教孩子知识,教孩子做人,到头来,却不一定得到家长认可。更有甚者,家长还殴打老师,这种事件屡见报端:
        2013年5月8日,思茅一中发生一起学生家长打教师事件,事件起因是因为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用手机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发生肢体冲突。当晚,学生家长到学校政教处办公室打伤二名教师。
        2014年潘某在三伏潭镇要兴村幼儿园当老师期间,因彭某孙子不听话,遂用教鞭打了其孙子的屁股,彭某因此一直怀恨在心。3月5日,彭某偶遇潘某,上前便打了潘某一耳光,后引发双方打架。
        种种事例,数不胜数。
        今天的老师怎么了?今天的家长怎么了?家长与老师如何才能站在一条战线上微笑面对彼此?
       
一、展示教育瞬间,突出工作亮点
        孩子走进校园,校门与围墙将学校与社会分隔开来,也将家长与孩子隔离开开来。家长并不知道孩子一天在学校做了什么,老师一天在学校忙些什么。所以很多人说当老师多好,每天就那几节课,还有寒暑假,多轻松啊!而真正的为人师者只好摇头叹息,她们不知道老师背后备课可辛苦,批改作业教育调皮学生的辛劳,也不知道各种繁杂的资料等待上交,各种比赛活动需要反复训练,各种检查需要打扫卫生,各种培训需要调课去参加……
    孩子的情况同样如此,家长们只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习。可是怎么学习?学了什么?家长无从知晓。如果我们把班级的情况通过班级群、家长会等方式主动展示给家长,让她们看到孩子们开心锻炼的课间操情景,上课端坐的样子,队会课大方展示的样子,班级参加升旗仪式的样子,参加六一节开心玩耍的样子,孩子们书写工整的文字,孩子们精美的小报……我们向家长展示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展示学生进步,展示学生荣誉。家长们会明白,原来学校活动这么丰富多彩,原来学校生活如此紧张高效,原来老师们如此用心,真的辛苦了!至此,家长们难道还会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吗?
    校园生活透明化,展示工作亮点,老师与家长的心走近了第一步。
二、传达教育观念,家校形成共识
        如何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如何控制脾气不对孩子发火?如何引导磨蹭的孩子?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孩子爱看电视,怎么办?适合孩子看的课外阅读有哪些……可以说,家庭教育这一块,家长心中有无数个大问号。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现代便利的信息技术,利用班级群,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美文,引导家长做好爸爸妈妈,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扮演好家长角色。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有关亲子教育的讲座,聆听专家指导。家长意识提高了,亲子关系融洽了,同一个班级家庭教育观念呈现同一性,将会更加信服领头的教师,创设出美好的育人境界。
三 机智处理偶发事件,获取家长认同
        对教师工作的不了解,偶发事件中对老师处理问题方式的不赞同,是伤害教师事件的导火索。

怎样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好矛盾?
(一)疏导家长情绪,明确其要求
        弗洛伊德认为:幸福来自本能。本能的心理能量是幽闭在本我之中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心理能量不断聚集、增长,以致机体内部紧张度太高而不能忍受。因此,本能会要求能量的不断释放以减轻紧张度。当能量释放时,紧张度下降,人随之体会到快乐感。
        虽然这是解释幸福的来源,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也间接说明了倾诉的重要性。这种倾诉的需求是人的本能,如果能够及时满足倾诉本能,人才会感觉轻松和快乐。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我们首先要给家长倾诉的机会。
   记得我班学生曾发生过一次打斗,学生小黎的脸被踩肿了。事情发生后,有几个小朋友跑来告状,我听了几个告状者的描述,以为是普通的群架,于是狠狠批评了男生们没有是非观念,合伙欺负同学,并惩罚他们静息悔过。放学时看小黎状态不错,我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晚上接到了小黎妈妈的电话,说班上男生合伙打小黎,小黎很委屈,希望老师能一一告诉孩子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看得出来,小黎妈妈情绪很激动,交谈时都快哭起来了。我将处理过程告诉了小黎妈妈,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受到了处罚,并告诉她,如果伤势严重,我会联系相应家长付医药费。
   小黎妈妈说伤势并不重,可是同学们合伙欺负人性质很恶劣,希望孩子家长能知情,并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言语中分分钟有将怨气撒向老师的倾向,似乎怪老师处理太轻,不足以抹平孩子心中所受委屈。
    我耐心地听完小黎妈妈的话,给予她倾诉的机会。也表示对这件事感到遗憾,虽然已经处罚,答应明天会进一步了解,以便单个教育。倾诉完自己内心的委屈与不满,小黎家长看起来平静多了。
(二)了解事情真相,客观展现事件过程
    分别通知家长?这七八个人,我一一打电话吗?告诉家长教育总要说出具体错误吧。而我只是模糊地知道大致过程而已。
   于是,花了近2节课时间,我倾听了各方代表发言,总算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了详实的过程记录。
至此我才发现,这不是简单的朋友仗义下的群架,而是小黎先动手引起的江湖恩怨,并不是七八个人一起合伙欺负小黎,而是抱着不同目的与小黎先后“交手”。
        然后,我将上述过程记录发到班级群里,请家长对号入座,严格教育孩子。
(三)满足合理需求  及时教育导向
        虽是一件偶发事件,当中却折射出了孩子交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在班级群里让家长引导孩子关注:什么是真正的能干?武力吗?如何处理和同学的矛盾?发现同学有不良现象该如何处理?
        我又与踢人者家长联系,让其与小黎妈妈沟通,表达歉意。
        家长们看了这场江湖恩怨的记录后,纷纷在群里向小黎妈道歉,批评了自己的孩子。
   小黎妈妈见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倒不好意思了,说自己孩子不乖,平时爱动手,欠下了诸多旧账。
        至此,偶发事件圆满解决。
        小黎家长看到家长们纷纷教育自己的孩子,并向他孩子道歉,心理得到满足。进而冷静反思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此次事件,达到了点带面,调动家长力量,教育众人的作用。而稍有不慎,草率处理,将会演变成班级班风不正,老师不作为,蜻蜓点水,家长怨愤的场面。

  家校和谐,统一战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