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举联动——让“停课不停学”插上翅膀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胡余芳
[导读]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成了停课不停学的主要形式
        【摘要】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成了停课不停学的主要形式。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互联网、QQ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录播课堂、在线作业、直播讲评和自主测试四举联动,开展在线教学的过程,以期总结经验、分享方法、反思提升。
        【关键字】互联网 社交软件 录播课堂 在线作业 直播讲评 自主测试
        当前,在线教育兴起,网络和通讯带来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教育的创新。疫情的突然到来,加快了这场教育方式变革的进程,一时间“网络课堂”、“在线作业”等成了教学的主要形式。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利用互联网、QQ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录播课堂、在线作业、直播讲评和自主测试四举联动,把小学数学课堂搬到了网上、延伸进家里。
        一、录播课堂,模拟现实情境
        课堂是教学的阵地,面对疫情,模拟现实情境制成录播课,能最大程度保留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1.教案必需充分预设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地教学活动,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等,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录播课前,它不仅仍需精心设计,更要预设无法视频实现的“课堂生成”。
        2.课件展示思维过程
        课件是教案的载体,它以文字、图象、色彩及动画等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在录播课中,它还要承担起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的作用,所以展示思维尤为重要。课件要把所有的思考过程都制作进去,添上动画效果,以配合教师的讲解,促进学生思考与分析的连贯性。
        3.脚本模拟师生对话
        如果说,教案和课件还不足以体现把课堂搬上网的不同性,那么把教案改写成脚本,就有了明显的不同。教师在脚本中要模拟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用口语表达出来。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开始语、过渡语都要设计好,“自问自答”的方式要经常出现,语气也要设计成交谈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仿佛在和你面对面交流似的,亲切自然。
        4.活动添加操作视频
        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规律是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后体验发现的。录播时,尽管可以要求学生线下实践,但无法控制结果,要回答“如何操作、操作后产生怎样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能发现什么规律”等问题,需要教师把操作的过程录制下来、进行示范。
        二、在线作业,解决远程问题
        作业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运用,能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疫情期间,微信、QQ等社交平台相继推出在线作业的小程序,解决了作业提交、批改、反馈的远程问题。
        1.限时提交,督促及时巩固
        小程序可以设置提交的时间、确认的方式、评分的制度和作业的隐私性,选择批改人,进行定时发布。每天新课结束,教师就可以通过在线作业软件发布链接,限好提交截止时间和迟交提醒功能。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通过上传照片递交,教师就能收到作业,进行在线批改,帮助教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巩固提高。
        2.评价反馈,做好查漏补缺
        小程序设置了不同的作业等级供教师选择,也设置了评语反馈方便详细评价,还设置了批改照片生成功能把图文发送还学生,以便学生了解作业的解答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就能在线批改。

哪些学生已经提交、哪些学生还没完成、哪些学生作业优秀、哪些学生需要重做,都能及时掌握。
        3.整理汇总,分析答题情况
        小程序还有作业统计功能,能统计未批改、已批改、未更正、已更正的名单,能进行批量打分,能按最近提交、最早提交、学号大小、评分高底进行排序,方便教师整理汇总、分析答题情况。通过小程序提供的成绩统计图,教师可以明确整个班级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错题讲解和学困生补习。对比前后两次评分记录,也可以明显地看到,经过查漏补缺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三、直播讲评,实现答疑互动
        作业讲评是批改的继续,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巩固知识、改善学生认知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发展能力等作用。由于无法提前预计学生的错因,这一环节必须采用直播讲评,与学生互动,才能答疑问难,展现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1.批改时,收集错因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讲评作业,首先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对共性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而要网络直播,还须通过课件演示、边写边播等方式,把各类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展示出来。
        2.直播中,加强互动
        讲评需要思维的碰撞,尤其是遇到不同方法解题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能在理清思路、优化方法、借鉴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播能实现网上“面对面”的沟通,学生能及时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疑问,教师也能就重点问题作详细的讲解。但这对网络和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可以不要求学生都要准时到课,也可在课后观看回放。
        3.讲评后,督促订正
        订正错误、做好错题记录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中重要的一环,所以讲评后订正反馈也需要教师及时督促。此时,仍可借助作业小程序发布订正链接,再次回批学生作业。再次提交有的学生不仅能作好订正,还能把重点要点记录下来,反馈时给予表扬肯定,但也有个别学生仍有错误,需要再次纠错。小程序里纠错提交功能就能发挥作用,把每一课的作业落实到位,夯实基础。
        四、自主测试,检验学习成果
        如果说,前面的三项举措还是在模拟现实教学环境,那么在线自主测试则是真正体现了网络时代的高效和及时,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1.线下编制练习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根据网络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在线提交作业的情况,编制在线测试的试题和答案解析,做到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线上发布作答
    编制试卷以后再将练习题输入到在线测试平台,学生通过点击链接就能注册答题。当学生一提交试卷,平台即刻给出批改结果,提示错题题号,学生可以点击题号查看错误原因和答案解析,省去了教师批改和讲评的环节,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学生的提交情况能动态显示各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等级评定,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奖状和一句鼓励性的话,提高学生的答题积极性。
        3. 后台查看分析
        答题结束后,后台能马上形成所有答题学生的情况分析,供教师调查研究、改进提升。答题的所有情况都能作到精准分析,既关注整体,也深入个体,可以说高效、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
        总之,本次疫情期间,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学段都开展了网络教学。四举联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避免了直播带来的网速冲突,也能达到及时跟进、全面监控的效果,使得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插上“停课不停学”的翅膀,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