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凌琳
[导读]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高校困难学生,是当前各高校应重视的主要群体之一。
        摘要: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高校困难学生,是当前各高校应重视的主要群体之一。构建和完善高校学生困难服务平台,是帮助困难学生度过困境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提高高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要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基本原则,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困难学生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类型和方式的服务帮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校学业。
关键词: 困难学生  服务平台 基本原则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各类因经济、学业等问题造成困难的学生数量增加较快,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应当受到格外关注。完善高校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1、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需要。学生困难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围绕了以“困难学生”为中心,力求全方位关心、尊重及帮助他们。
        2、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大学生群体中困难学生的和谐问题,要通过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帮助其基本解决问题,使这些困难群体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担当起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任,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中坚力量。
        3、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是提高高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表现之一。对高校而言,思政辅导员的学生工作主要围绕管理和服务学生这一主题展开,其中服务困难学生是重点。因此,搭建学生困难服务平台,是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困难学生工作的突破口,是整体推进学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高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表现之一。
         二、完善学生困难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1、多渠道、全方位、及时性地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校在校生中占较大比例。目前,我校已登记在册的经济困难学生有864名,约占全校学生数的11%左右。这是高校弱势群体的主流,学校应该很好地关心、帮助他们,不能使这部分学生成为经济和心理“双困生”。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学校已基本建立了“奖E、贷、勤、助、补”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帮困助学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尽最大努力为其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作为思政辅导员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助学帮困”体系以及申请、办理的手续和程序,使其懂得遭遇困难时应采取何种适合自己的救济途径,要充分利用辅导员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给予其帮助:如为其收集和提供校内外的勤工俭学信息、争取社会资助等。经济困难学生很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如不能帮其克服这一心理,会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辅导员应用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及时发现这类学生,给其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给予其精神动力,帮助其树立自信心,立志成材。


        2、找原因、讲方法、针对性地帮学业困难学生恢复信心,提高成绩
        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态度及外界因素影响。第一类学生学习态度较好,上课出勤率和认真程度可较高,但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这类学生就是平时所说的死读书,其实只要在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上多审视,并稍加改进,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做为辅导员,可以帮其找几个班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介绍一下好的学习方法给他,相信学习上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第二类学生是学习态度上有问题导致学业困难,这在高职院校中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尤其是男生,很多从大一进校就带电脑,由于高中时的学习过于紧张,很多学生想到大学里来放松,在加上这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导致学业出现大片不及格。对这部分学生辅导员应对其进行各种利弊观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并加以一定的心理辅导,让他回归到现实的学习中来,为自己的将来而珍惜现在。第三类学生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影响其学习,如家庭突遭变故,经济突然出现困难等,对这部分学生,辅导员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给予其必要的帮助,使其度过难关。
        3、早发现、早干预、疏导式地对心理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不同,加之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大学生中出现存在心理问题或趋势的学生也日益增多。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也成为了一名思政辅导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和能力,也是一种责任。对那些已经发展为心理疾病的学生只能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能做的是对那些有心理问题倾向和轻度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在生活和学习上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辅之以相应的疏导和帮助,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学生群体中来。对这部分学生的工作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带着一颗爱心去开展工作,因为这些学生也往往是心理最脆弱的,如果方法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4、多关心、多了解、亲情式地对生理困难学生进行服务
        虽然在高校中存在生理缺陷的学生数量并不多但他们毕竟是“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人”,是“学校生活中最需要提供特殊帮助的人”,辅导员要更多地关心、了解,切实地帮助其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要深入地了解和关心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和他们平等相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他们多些尊重,多些鼓励,多些信任。同时,要教育学生消除歧视心理,让大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由此建立亲密、和谐融洽的班集体。另外这部分学生可以采取一帮一结对的方式对其进行帮助,必要时在其生活中给以援助,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爱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国振.学校支持体系之构建——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J].教育评论,2005
[2]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熊鸿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工作的再思考.江苏高教
[4]张玉梅.经济困难大学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江苏高教
[5]吴太胜. 学习动力缺失的类型\成因与对策.金华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6]赵玉萍.如何正确对待有生理缺陷学生的心理问题.卫生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凌琳,女,汉族,1983.12,籍贯:浙江嘉兴,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职称级别:讲师,研究方向: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