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使其养成良好品行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王宪君
[导读]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行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行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必然趋势,幼儿园引导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国学知识,将其作为促进幼儿良好品行养成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保证幼儿家庭教育方式科学健康,给予幼儿成长更多启发与正确引导。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实践经验,就如何通过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使其养成良好品行展开了初步思考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良好品行;国学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民族发展智慧结晶,承载着民族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将其渗透到学前教育过程中,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成为有效的学前教育资源,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弘扬起着深刻且广泛影响。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中,国学的教育仍旧比较缺失,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幼儿,也有些家长面对幼儿错误行为采取粗暴的打骂对待,这些都对幼儿身心造成了严重损伤,不利于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影响了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由此可见,运用家庭国学教育促使学前儿童养成良好品行刻不容缓,是摆在现代幼儿园家园合作与学前儿童家长改善家庭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言传身教,创设良好家庭氛围
        相较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幼儿家长在幼儿成长和学习中扮演着第一位教师的重要角色,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所以,想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开展国学教育潜移默化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行,家长就要做到言传身教,坚持以身作则,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国学内涵联系到一起,传递给幼儿,便于幼儿更加直观、积极接受,利用幼儿具有的较强模仿心理,促使幼儿向着家长这一标杆和榜样加强学习,无形中获取国学知识,养成良好品行,不断健全人格,创设良好家庭氛围[1]。
        例如,家长在熟读《弟子规》后,将其中的“首孝悌,次谨信”等渗透到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长以身作则孝顺父母,给父母洗衣做饭,陪父母谈心聊天,幼儿从中获取启发,树立起“孝为先”的思想意识,能够主动为父母捏捏肩、洗洗脚,感恩父母一天的辛苦付出,家长在言语表达中小心谨慎,说到做到,答应幼儿的事情讲信用,幼儿久而久之受良好家庭氛围熏染下,重视诚信,做事谨慎,避免了说谎、马虎大意等错误行为出现,养成了讲信用、友爱他人、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行。
二、儿童绘本,亲子阅读中渗透国学
        儿童绘本是针对幼儿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主题丰富、内容趣味十足,包含大量生动形象插画,可辅助幼儿活跃思维,利用插图将绘本故事情节串联到一起,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2]。

家长将儿童绘本的选择和国学教育渗透结合到一起,为幼儿精心挑选具有经典国学知识的绘本读物,每天与幼儿展开时长适宜的亲子阅读,用幼儿可以理解的简洁语言讲解绘本内国学内涵,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既拉近了亲子关系,同时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效果。
        例如,幼儿家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了适宜阅读和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水墨宝宝视觉启蒙绘本》(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创作),每天在睡觉前与幼儿一起进行15分钟的绘本阅读,引导幼儿在《点点》《变变》《涂涂》《染染》一系列以国学和水墨为主题的绘本阅读中,感受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表达和中国想象,令幼儿可以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源头,在这种就爱听教育模式下,幼儿的爱国精神不会是一种虚伪的情感,而会是实际的选择,同时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信息技术,创新国学教育模式
        目前,依托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已经普及应用到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家长掌握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创新家庭国学教育模式,能够带给幼儿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对幼儿形成的感官刺激,帮助幼儿走国学特定意境中,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下提升家庭国学教育效率和水平[3]。
        例如,幼儿家长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资源,从相关图片、动画视频、国学教育活动方案中积累经验,学习借鉴,丰富自身国学教育理论知识与方式方法,结合幼儿喜欢观看动画片的兴趣爱好,将搜集整合的国学教育资源制作成动画视频,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播放给幼儿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片牢牢抓住了幼儿注意力,幼儿思考动画片中乱扔垃圾等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家长循循善诱引导下,说出为什么觉得动画片人物行为正确或错误,便于家长及时发现幼儿思想道德观念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加强国学教育,提升家庭国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家园合作,养成良好品行
    幼儿家长在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中,要及时与幼儿园交流沟通,重视家园合作的全面开展[4]。及时通过有效交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品行情况,同时也及时向幼儿园教师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不良品行问题,进而通过家园合作形成一致的国学教育观,制定与幼儿实际情况相符的国学教育计划,合理划分幼儿园与家庭国学教育职责,并发挥出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弥补、互为补充、互为延伸的积极作用,在家园合作下帮助幼儿顺利养成良好品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的重要载体,做好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十分重要,能够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品性,促进幼儿身心向着健康和谐方向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还面临着国学教育方式单一、过程枯燥、开展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国学教育的积极意义,幼儿家长要革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家庭国学教育的必要性,运用言传身教创设良好家庭氛围;运用儿童绘本在亲子阅读中渗透国学内涵;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国学教育模式;运用家园合作全面养成良好行为,让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金洁.诠释国学经典点亮幼儿心灯[J].文理导航,2019(33):4-4.
[2] 张书昭.国学课程对幼儿品行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红国学幼儿园为例[J].学园,2015(29):26-28.
[3] 李源茂.渗透国学教育从幼儿抓起[J].语文课内外,2019(11):21.
[4] 孙莹.谈学前儿童家庭国学教育读本如何选择[J].才智,2017(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