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中全新的教育理念,启发我对语文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合作学习对于学习者将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合作学习 主动参与 有效性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 波特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体与人际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20世纪中期美国反种族隔离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合作学习产生了。经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实践检验,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中学语文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教学条件等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师生、生生、师师)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合作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最大优点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改变过去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每个学生,营造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气氛,培养彼此间的协助精神,,增强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
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教学目标呈现——集体授课(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活动——测验——评价和奖励。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术性目标,还包含合作技能目标;不仅仅停留在认知领域,还包含情感领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荣辱与共等)的教学目标;它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的集体性质的课堂教学,而是兼顾教学的集体性与个体性,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也并不排斥测验,但合作学习的测验目的不是为了排名次、分高低,而是为了检查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测验学习者的进步情况;合作学习的评价也与传统教学的评价不一样,它变传统教学中的常模参照评价(个体在整体中的名次)为标准参照评价(个体进步分数),同时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
三.合作学习的特点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让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不同的小组成员在合作活动中相互激发,彼此受益,各展其长”。合作小组是群体的外向学习组织,小组成员间不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互助,还可以是品德品德、纪律、生活等方面的合作。
(2)明确分工
由于小组成员中,各人的特长、爱好、性格、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倡导“人人关心集体,个个争做主人”前提下,在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时,我把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以4人一个学习小组为例,每组分为主持者——主持合作工作进行,检查组员完成任务的情况;总结者——负责把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记录整理,提问者——组建交流时,对其他小组的结论提出异议;发言者——负责交流时确保每一位尽责完成任务。各小组成员督促、检查、记录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其实,无论小组成员充当那个角色,“都必须秉承全体成员参与,不得排斥任何成员的原则”。同时,这些分工也并非固定,角色要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角色,明白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合作的意识和责任感,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充分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合作学习不仅仅能让同学们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能让他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分享学习过程。如我规定他们在语文学习时,让一位同学负责质疑,准备工具书;一位同学负责答疑,准备资料;一位同学负责补充,准备笔记本;一位同学负责总结,准备发言等。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实现小组目标。
(3)确立小组的学习目标
为了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小组成员进步的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小组目标的确立就居于首位。教师首先要求各小组制定好小组的总体目标,小组成员的各人理想目标,并提供2-3条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让小组成员间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建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平台,从而营造出一种在语文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更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有效达成奠定基础。
四.合作学习的操作
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色的学科,他为多层次的开展合作小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学习方式的一种整合。自主学习是基础,探究学习是目标,合作学习是纽带。只有个体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才能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完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组织好,不然,看似表面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其实学生真正的收获并不多。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应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魅力。
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快配套评价体系的构建步伐
在构建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中,建议由原来的一元指标评价体系改为多元指标评价模式,对于评价内容而言,既要对结果评价,也要对过程评价;既要对某一时段的绝对成绩进行评价,也要对阶段性成长进行评价;既要对小组内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小组集体进行评价。对于评价方式而言,既要有教师评价,又要有学生自评与互评。
邮寄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一街16号院平顶山市第四中学(467091)
?潘瑞丽1346110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