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手机依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初中生手机用户相较于其他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手机依赖现象较为突出且受其影响较大。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初中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从这些成因的源头出发,帮助初中生群体避免手机依赖的出现。同时,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对策进行探讨,以求能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 手机依赖 成因 对策
根据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本校学生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学生们花大量时间玩手机,导致学习、运动和睡眠的时间骤减。部分同学产生严重的手机依赖现象,如: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是否有信息或者电话;玩手机的时候会听不到家人呼唤,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如果忘记带手机出门,心里总惦记甚至焦躁不安;会牺牲睡眠时间熬夜玩手机;总是会在排队或者其他等待过程中,用手机打发时间;在写作业或做其他事情之前总是先玩一会手机再做;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的现象。初中生手机依赖现象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一、初中生手机依赖成因分析
初中生手机依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经调查研究,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一)初中生自身原因
进入初中,由原来的三门学科变为七门,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部分基础差、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适应与小学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们变得担心焦虑。他们可能也尝试过付出努力,但受到效果甚微,他们会选择偷懒,会觉得无所适从,他们开始萎靡不振,甚至是自暴自弃。因此,他们喜欢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上来逃避学习的压力,逃避家长、教师的期盼。
部分学生因为具有某些缺陷与短处,或者在家、在学校没有受到家人、老师以及同学的重视,而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他人喜欢的位置。他们由于自卑心理,害怕在现实生活中交友,而把这种交友需求寄托在手机上,希望通过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排解内心的孤独。而手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沉迷手机。这些学生购买手机的初衷并不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别的同学买了、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要千方百计购买手机。手机成了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表现自我的工具。他们追求手机的更新换代,通过频繁刷微信、发朋友圈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二)家庭原因
家长对孩子拥有手机态度是支持的。相当一部分家长平时工作忙绿无暇顾及孩子,为了省心,主动给孩子购买手机。他们认为手机能在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在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还有就是他们认为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些留守同学家庭,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手机成为与孩子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部分家长听信孩子的话,事事顺从,为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手机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手机给意志力弱、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信息技术发达的原因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及5G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现在手机主要功能不再是打电话、发信息了。5G网络给手机有了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手机通过互联网可以浏览网页、搜索相关信息、电子支付、收发邮件、点餐、叫车等等。更有人说拥有一台手机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一台摄像机、一台电视机、一套音响设备、一台游戏机、一个图书室、一个小型办公室、一个导航仪、一个备忘本等等。手机功能基本囊括了初中生所需的所有功能,以致初中生沉迷手机而无法自拔。
作为高科技的产物,手机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但因为中学生没有正确地、恰当地使用手机,使得他们对手机过分依赖,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康。
二、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研究,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和干预初中生手机依赖现象。
(一)加强初中生的前途理想教育
思想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理想是人的一种信念,是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精神支柱与前进动力。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做好对初中生进行前途理想、人生观等方面教育。作为老师,我们帮助初中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憧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人生目标规划,使他们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觉性,以坚韧的毅力来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从而,他们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手机使用和手机依赖的问题。
(二)加大对第二课堂的管理与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文学社、书法社、英语角、科技社、摄影社、合唱团、舞蹈队、乐器社、篮球社、羽毛球社、动漫社等社团开展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丰富初中生的课余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初中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丰富学生校园文化,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初中生花费在手机使用的时间。为了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学校要成立社团活动领导小组,任派指导老师专门负责,组织检查指导社团活动的开展。各社团负责人要详细制定活动计划,认真组织活动,使社团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可开展手机依赖方面的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操报比赛等等,让学生对手机依赖有清楚的认识,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和避免手机依赖现象。
(三)加强学生管理
学校要详细制定和严格落实初中生手机使用的规章制度。学校应加强手机使用的校纪校规的宣传,使初中生认识到违规使用手机的后果和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对违反手机使用规定的学生,学校要收缴其手机,并代为保管到学期末,在违规使用手机本人交书面保证书后,由家长来学校领回手机。学校还要对违规使用手机者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除此,学校还要在教室、图书馆、学生寝室、教学区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告示和标语,明确手机使用方式和手机依赖的危害。在积极向上的氛围的带动下,让学生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底拒绝与抵制手机依赖,从而逐渐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
(四)与家长形成合力
学校要向家长明确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危害,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并与家长形成合力,预防和阻止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发生。家长要承担起监督孩子手机使用的责任,减少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间。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反映给家长,与家长一起适时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加强有效的心理沟通,帮助学生摆正对手机依赖的心态。当孩子的手机依赖症状比较严重时,还需及时带他们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心理医生帮助治疗手机依赖学生。
三、总结
综上所述,解决初中生手机依赖问题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得到学校、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提升初中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初中生的自控能力,使初中生克服手机依赖心理,养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参考文献:
[1]逯长春.中职生手机成瘾情况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6(5).
[2]汤建军,郝加虎,韩慧等.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2).
[3]董海军,杨荣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需求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4).
[4]马烨.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基于对北京市24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5]黄世祥.90后大学生手机媒体消费及其价值观研究[D].暨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姓名: 周丽金
出生年月: 1986年6月
性别:女
民族: 汉
籍贯: 广东广宁
学历:全日制本科
现职称:初中英语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初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