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何东红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何东红
[导读]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分析和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当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正积极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涵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自学、合作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特别注重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兴趣的驱使下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即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性质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规划部署、自我调整、自主认知和自主训练强化等途径进行学习,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自学能力并不是某个具体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简称。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不仅能服务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致力于让学生跟上教师的讲解节奏,这极易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加上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那么学生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教学更多地采取的是讲述法与灌输法,即教师在讲课时不借助更多的教具单纯的讲述知识点,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却无法在学生的心中泛起涟漪师生之间的交流时单薄的。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得不到释放,使得学生学习就会变得十分的被动,导致学生不愿意去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并以此来组织有效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的兴趣就会有动力去自主地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二)具备时间管理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观念,学生只有具备时间管理观念,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的培养策略可以“合理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学”为依据,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和待办项,将学习任务的重要程度按重要与不重要、紧急和不紧急分为四类,从而集中零星的时间,为连续学习时间做准备。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有效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去分析,才能去领悟,才能从中获得进步。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问题:课文题目草船借箭中的“借”字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的各种猜测之后,教师借用多媒体演示草船借箭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直观感知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及智慧,进而感知“借”字运用的价值。此时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这一问题提出之后,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教参、网络等途径,去对诸葛亮的成长经历等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搜寻到的答案相互展示与讨论,感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智慧。整个教学过程虽然看似用时很多,但通过学生的探索、思考、合作之后,能够真正参与到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不仅顺利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及情感,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先根据教材阅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查阅作者背景资料,之后根据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和探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再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成果。以学习古诗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一是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二是查阅诗人的资料;三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想象自己如果身处当时的情境会怎样做,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巩固学习成果。
        (五)引入慕课、微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如慕课、微课等,能给学生展示多元化的内容。此外,慕课、微课也具有很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发挥这些工具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能通过这一平台记录下学生学习的时间、方式与效果,从而增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而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以教学《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为例,在教学之前,笔者在微信群给学生发布了微课,要求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自主学习,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增强学生对故事的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学,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加强小组合作沟通
        许多小学教师理解的自主学习往往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语文知识的不断运用和发现,但是往往他们便忽略了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我们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说让学生以单独的理解去进行知识的吸收,而是让学生在脱离教师的状态下,依旧能够进行更多语文知识的认识。所以,如果学生自身的能力,需要检验和不断的锻炼的话,可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敢于去交流。在发言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优点,改变自己的缺点。也让自己的个性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更大的意义,形成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讨论氛围。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从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出发,从优势的发挥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特点以及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意义。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具备时间管理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全堂.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4-155.
[2]野丽娜.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汉字文化,2019(S1):125-126.
[3]李江林.浅析小学语文中自主学习的导入[J].学周刊,2019(33):109.
[4]蒋永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3.
[5]徐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