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和美术有异曲同工效果的艺术,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而高效率的课堂就是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教师要以建立高效率的课堂为目标,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心态。然而有些教师的授课方式依然是只重传统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厌倦的想法,从而妨碍课堂的高效化。只有运用各种新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时俱进,方能真正做到对语文教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导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形式,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需要的人才,促使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对于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教师应通过各种高效有趣的方式活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新鲜有趣的课堂环境中体会到独属于语文的魅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打造一个师生学习的乐园。
文化传承作为“生命语文”的核心价值,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本的内涵,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唤醒学生对于人生体验的感悟,点燃学生对于生命的热情,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具备一个有思想的学习理念。“生命语文”就是把原有的静态的知识看成是有生命的、动态的课程。“生命语文”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建立长久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建立高效课堂。那么到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上建立更高效自主有趣的课堂呢?现浅谈如下:
一、教师对于教学目标要明确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前所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切的了解教材在重难点方面的问题,切实的把握好学生对于知识应该掌握的度,在明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去关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学好的其它方面。以确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引的小学语文课相信会有一个更高效的展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具体的区分不同的学生,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如此就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营造一个更高效的课堂了。
例如,教师在讲授《山行》这一课时,可以提前为学生们准备一份导学案,告知学生对于这门课应该重点把握什么,作者通过这门课想要告知我们什么以及对诗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如重点了解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等。通过设置导学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老师需要学生对于这门课掌握的情况,如此能够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山行》这篇课文的整体把握,便于学生利用更少的时间对这门课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致
对于学习来说,唯有兴趣才是保证学生不断的主动去探索学习的源泉,故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重点把握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致,使学生能够更自发的去面对学习。
作为教师,可以采取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去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情,如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的教师讲课幽默风趣;有的教师擅长归纳总结,在讲课时给人以精炼轻松,很有重点的感觉;有的教师总是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善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总之,运用老师的个人魅力,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更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可以为学生创设更愉悦轻松的环境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对于加强语文的教学效果,具有更多的良性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守株待兔》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们拓展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如“刻舟求剑”等,通过故事勾起学生对学习成语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有关成语故事的动画片,让学生们在提升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对于未知故事的想象力,让学生有一个更具趣味性的童年。
三、促使学生对语文进行思考
为了创建效率更高的课堂,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思考是必要的。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可以诱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对于语文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进行思考的能力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时要尽量的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思考。其次,设置问题难度要合理,尽量的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若设置的问题难度过高,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若是难度过低,则会让学生对学习相关问题失去兴致,无法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所以,唯有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们对于思考积极响应。
例如,教师在教授《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可以设置相关的题目,如草地是按什么顺序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之,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才可以提升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的能力。当然,好的问题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只有教师的思维不局限,学生的想象空间才更加宽广。
四、贯彻减负增效的理论
创建更高效合理的课堂与对中小学生减负本质上是不冲突的,减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更重要的东西,也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满足学生对于更高效课堂的要求,变相的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教学的手段,优化教学的理念,从而实现更高效合理的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是国家近些年大力倡导的,作为教师也要紧跟时代,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
若想实现增效减负,具体措施如下:对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重点的方式进行优化;给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切勿一味求量,使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的老套路等。
结束语:
总之,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自主性并不高,作为教师要发挥教师的指明灯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去爱上语文,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可持续,作为教师来说,改变自身的观念,在教学中贯彻减负增效理念,以务实作为教师对教学的追求,以更高效合理的课堂作为目标,不断的加强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丰富自己对于教学的思考和阅历,才能将语文的教学提升到一个可观的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