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与思维品质培养。基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被《课标》列入学习任务群,旨在发展学生推理、批判与发现等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提升其理性思维水平。因此本文围绕思辨性阅读在高三语文中的作用,从几方面提出了高中语文思辨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思辨阅读是高中语文多种阅读模式下的一种,主要是有思辨能力引申而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机械式阅读教学中的各种不足,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找寻与作家、作品进行对话的空间与平台,让思辨阅读读促表达。
一、思辨性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思辨性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学会思考、反思甚至质疑。这些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不只是一个只知道读书的人,更能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学会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读书就不是与社会脱节,而是更好地与社会联系。当然,思辨性阅读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识,从也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时刻保持对教育动向的敏感度,如果还是固守老套的教学模式,不知创新,那么必将被教育所抛弃。因此教师加强思辨性阅读教学,既优化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也让自己在思辨性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把书真正教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与此同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思辨性教学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有真正做到合理有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发展动力。
(三)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最大化发挥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注重文本,而思辨性兼顾了文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的发展,促使师生多元化、多方面、多角度解读阅读文本,让经典文本焕发新生的活力,萌生新的内涵。也转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思辨性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伴以教师的正向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证思考,这种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从文本浅层的表面挖掘其内在的本质,从而充分理解文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核心问题实现思维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要侧重突出文本的核心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大的问题出发进行重点思辨,而不是没有侧重点地一把抓。并且核心问题的设置必须清楚明了,与教师本人要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并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置思辨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
例如《雨巷》一文中,它的中心是围绕雨巷姑娘,写了诗人怀着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这时候教师就可针对这个点对学生进行思辨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的討论与解析。同时围绕当时的时代背景提问学生这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我们今天提的理想吗?会不会是当时年轻气盛的诗人的爱情苦闷呢?或者是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丁香姑娘一样,不能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任何决定呢?通过分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辨讨论,让学生在这样的思辨阅读模式中突破常规,跳出固定的思维圈去深入分析问题。
(二)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关系,引导学生大胆思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号召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质疑,才能保障学生的自由思辨空间,让学生敢于去想,更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思考与分析,有效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适当情况下也要对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从而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的满足,激发对思辨性阅读的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比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觉得项羽的做法合理吗?如果同学们是那个时代的项羽又会怎么做?”引导学生回答,有些回答虽然不尽完美,但这是学生认真思考得出的,所以教师要对她进行表扬与鼓励,让该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激发其他学生在课堂上踊跃思考回答。同时借助批判性思维的原理、方法与技巧,以“说理”为核心,让学生可以按照阅读文本中的认知逻辑和建构程序,构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将价值观教育与思维、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注重写作学习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辨性教学的优势突破传统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并且让思辨性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运用,这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要加大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力度,让思辨性阅读真正发挥其优势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质疑并学会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淑娟.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与价值审视[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张豪.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策略选择——以《秋天的怀念》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7).
3.张已.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