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起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的去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现在的语文课堂当中更加重视一些传统文化的融入,在语文课堂上增加这些内容,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很好的丰富语文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篇文章将以此为中心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结合如今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是一门非常基础并且也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文课堂当中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将传统文化灵活地融入到课堂当中,进一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各种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高年级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一种沉淀,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传统文化,是如今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只学习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还要去掌握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外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积极的将这些文化融入进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一些能力也是在小学阶段所掌握的,比如逻辑分析的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学生通过对转化文化的学习也可以建立其一些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式
在如今的教育发展当中,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当中也增加了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很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平时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去尝试更多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效率,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要积极地增加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2.1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在如今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做出一些改变和创新,在教学的理念以及方式方面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改变。在之前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讲的,这同时也是为了学校所谓的升学率。很多老师在给学生上语文课的时候都非常的枯燥死板,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讲给了学生。
然而,语文课堂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课文以及古诗,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应该能很好的进行融合。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将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老师也需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才能够给学生们传授更多的文化和知识。
2.2以多元化手段,落实教学细节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学生成长比较快速的一个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东西也是很快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密切地关注学生们的各方面状态,尽可能的让学生们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知识,但是要是要灵活的使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给学生进行讲课,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语文课堂。比如,学生们在学习到《春晓》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来给学生们创建一个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这首古诗。首先就是要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们展示出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学生们更喜欢在课堂上观看这些东西。其次,教师在给学生们逐句进行讲解的时候,还可以结合课件和学生们进行互动。对于在语文课堂上穿插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来说,古诗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古诗的内容给学生们讲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
2.3适时结合课外资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非常小,在课堂上也非常活泼、喜欢乱动。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但是,只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课余时间也需要接触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结合一些课外的知识给学生做一些补充。比如,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时候给学生们推荐一些书籍,课堂上有时间的话,就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教室也可以结合学生们的阅读情况进行一些讲解。在课余时间教室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多去进行一些尝试,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民族的文化。在学习之余,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绘画或者音乐方面的学习,这些也文化的一种体现。但是,一定要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学习,不可以勉强学生去学习一些不喜欢的东西。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比较轻松的,需要增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来丰富语文课堂,这样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不仅仅要靠老师,还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配合,从而共同教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培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N].科学导报,2018-03-16:B02.
[2]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6):43.
[3]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