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沈高夫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沈高夫
[导读] 初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深入
        摘要:初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深入。因此教师就应当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充分的掌握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形成更为向上的价值观。于是微课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许多初中老师的青睐,也是当下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本文将针对微课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运用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技术;运用策略
        引言
        初中的语文教学相对小学而言更进了一步,它更具多样性,教学难度也更高。因此,对于上课的教学方式和与学生们沟通的过程中而言,应当避免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转而应当注重创新性教学,避免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的固化,从而阻碍教学的推进。微课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未来教学的趋势,用微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课堂的进行,也是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帮助同学们学习的方式。
        一、微课技术应用于课堂中的特点研究
        1、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微课是教学的难点,它是利用新型的多媒体方式将课堂进行呈现的方式,因此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在使用和接受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的创新模式对于语文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完善是有重要的效果的。所以,应当从学生的主体出发,针对学生们接受问题的能力和方式,进行微课的教学。利用微课的技术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并且将原有课堂中的问题进行弥补,这样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的顺畅。
        2、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
        微课有自身的优势,这才使得这一教学模式更加为老师所重用,同时更受到社会的广泛推广。它是运用视频的方式将教学进行改进,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具高效性。此外,这一高效性也体现在微课的时长之中。微课的时间是八到十分钟,这是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此外,它也具有更高效的灵活度,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课堂的教学,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兴趣,帮助同学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同学们可以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的链条性。
        二、微课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1、微课教学未能很好地拓展学生思路
        微课的目的是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自我学习能力提升,激发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锻炼对于语文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微课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照本宣科,很难帮助同学们有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微课课堂更多的强调传输性,因此学生们的合作和对于课堂课外知识的延展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在传统的微课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无法与课堂训练和作业相结合,也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的互动和教学,而是更加侧重于基础和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2、微课教学具有过强的目的性
        微课的教学由于其形式的局限,因此,更多的微课会单方面的集中于朗读和训练,对学生们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灌输,具有过强的目的性,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收益减弱。与此同时,教师在微课的教学中会有教学时长不一、教学内容不匹配等问题。这也使得学生们对于微课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种强目的性的影响下,微课的教学更加侧重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反而忽视了学生们习惯的培养和兴趣的养成。
        三、初中语文课堂微课实践的策略
        1、帮助同学们规划重点和难点
        由于语文学科比较丰富和多样化,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难以把控,这会导致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没有抓手,从而导致逆反心理,影响之后的语文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列举,更好地设立微课的框架,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其中的知识,也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投入,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们在讲述《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微课的技术,帮助同学们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举例。运用多样的形式将鲁迅与阿长相处的场景进行刻画,并且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兴趣化的表达,这样就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对于鲁迅的写作风格也会更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可以将鲁迅的其他文章进行列举,并做对比和学习,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解读,进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2、利用微课设立教学场景
        目前场景式教学是非常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老师们对课堂的场景进行代入,让同学们更好地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使老师更好的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加集中注意力,而场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和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场景中的理解,帮助同学们对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微课学习的目的,打破原有传统课堂的教学阻碍。
        例如,教师在教学《赤壁》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小视频的形式将同学们带入其中的场景之中,并且让同学们可以有更好的想象。对于赤壁之战有更好的解读,明白当时的国家危亡所发生的状态,并且将杜牧的情绪进行烘托,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和当时所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的感受更加强烈,让学生们理解学习的快乐和所产生的成就感。因此,微课的制作之中,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场景和效果来强化学生们的理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
        3、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除了阅读之外,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因此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来帮助同学们创造写作的情感状态,激发同学们的创作。因此,教师们在微课的教学中可以拟定一个合理的题目,让同学们进行创作,激发同学们写作的灵感,提升同学们对于写作的状态。与此同时,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予以讲解,帮助同学们强化写作的框架感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可以拉动同学们对于表达的能力提升,也加深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以“成长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可以将同学们的难忘事件进行描述,让同学们代入自身发展的场景之中,对于发展和难忘的事情进行更深度的理解,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们遇到相应的困难,老师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去解决,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写作的思考,能够随时随地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并在微课课堂中对自己心中的疑问进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营造更为欢快的课堂气氛
        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而言,学生们保持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需要愉悦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同学们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学习的欢快氛围。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课本式教学方法,引入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憧憬,从而营造出更为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在微课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与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体现出学习的欢乐性。
        例如在学习《散步》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田园散步这一场景,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针对微课中的片段来感受中华民族对于敬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家的含义和对于家庭承担的责任和担当。此外,还可以运用片段和其他的形式来表现出亲情和长辈的关键,从而使同学们可以领会到关心家人、尊重家长的内涵,让同学们可以在较为实际的场景之中,把语文的学习效率进行提升。
       
        四、结束语
        微课是顺应当下的教育背景所产生的一项课堂教学方式,它是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所产生的更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运用视频和多样化的场景来帮助同学们提升对于文章的理解,提升写作能力的水平,因此教师们应当了解微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提升微课教学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增强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这一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魅力中国,2016 (47).
[2]温文彩.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6):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