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教学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马晓君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理念指引下,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终身发展。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理念指引下,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基础弱的学生进行转化,希望帮助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语文素养能够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教学对策
        引言: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长期受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影响,其语文学习效率会降低,且语文基础显得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会阻碍学生语文后期学习,因此,教师需针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并且恰当地为其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以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来不断进步。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在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导致四年级语文学习效率低下,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习惯被教师要求记笔记、听课、完成作业等,或者由于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在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打瞌睡。并且小学生只要是凭个人喜好来学习语文知识, 对于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主要以被动的方式来接受语文知识。
        其次,与语文基础好的学生相比较,语文基础薄弱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其语文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部分小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容易导致记忆内容的混淆或容易遗忘。另外,语文基础薄弱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自信心等不足,这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很少回答问题,并且对语文课程兴趣度不高,听课效率等比较低[1]。
        (二)语文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语文教学理念、方式等比较落后,依旧停留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按照语文教学大纲以“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没有结合小学生思维、兴趣等特点灵活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在听课过程中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部分具有难度的语文知识不能及时消化,长期如此,会挫伤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长期受应试考试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一定程度忽视了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尤其是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在语文课堂往往表现出不敢回答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比较紧张,一方面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缺乏语文学习自信心;另外,反映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关注度不够,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基础弱的学生进行转化
        (一)帮助语文基础弱的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基础弱的学生其语文学习方法存在局限性、未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导致的语文学习效率、语文素养低的现象,教师可以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入手。
        比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基础弱的学生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将生字词、自然段、重点段落以及生动形象的句子或段落标注出来,要求家长对小学生预习进行进行检查,在家长督促下帮助小学生养成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

另外,在语文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同样需要对基础弱的学生进行指导,比如从班级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选择出几位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将班级语文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小老师”帮助和督促其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让这部分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借鉴“小老师”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对于“小老师”们而言,在指导和帮助语文基础弱学生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复习语文知识,从中获取新的感悟[2]。
        (二)为语文基础弱的学生设置差异化学习目标、要求
        由于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限,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班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以满足班级不同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难度、班级学生语文基础情况来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先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读音、含义,然后能够准确朗读古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其结合写作背景来感受古诗的意境[3],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将每一句古诗以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语文基础弱的学生掌握古诗学习方法,总结古诗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并且感受古诗的语言文字、意境美,以达到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帮助语文基础弱的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基础弱的学生不敢课堂大声回答问题、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等,所表现出的语文学习缺乏自信心的现象,教师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比如以语言鼓励、眼神肯定等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建立语文学习自信心,让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愿意尝试对改变自身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
        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学生特长以及兴趣等进行分组,设置“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日出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类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将语文基础弱的学生分到不同小组开展讨论活动,为语文基础弱的学生提供了借鉴其他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机会,在小组发言环节,教师可以让优生起带头的作用,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放松的情况下,鼓励语文基础弱的学生发言,使其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不断自我突破中追赶上其他学生[4]。
三、结束语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基础弱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所设计和组织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兼顾到这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心理等因素。另外,教师可以尝试为语文基础弱的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不断向其他学生学习过程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强.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明日, 2019,(013):312.
        [2]何菊.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师,2017,(004):25.
        [3]郑建丽.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形式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 2019,(017):51.
        [4]张帆.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J].教育(文摘版),2016(11):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