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课题,知识有效迁移不够、效率低下、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却很突出,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
1.合理设计讨论问题,把握好讨论时机
要想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增加课堂讨论环节是很重要的一步,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但在设计要讨论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所讨论题目的合理性,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语文学习水平,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轻松的理解文本内容,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并且讨论也要抓准时机,必须要在学生顺利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情景之后,再向学生抛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课文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情感问题,如假如林黛玉的性格如王熙凤一般活泼,那么她进贾府时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分析,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情感,这样的课堂讨论才能称之为是有效的。
2.营造最佳的课堂讨论氛围
课堂讨论也需要一定的氛围,其氛围直接影响着讨论的结果,因此要想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营造课堂讨论的氛围,首先教师要构建一个课堂讨论的目标,只有拥有了目标的指引才能更加高效的采取讨论活动。第二步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讨论欲望。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矛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而后再提出问题“大家观察一下,在影片中哪些细节与书本描写是一致的,哪些细节是不同的。”首先通过多媒体的影片,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吸引了起来,其次教师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去详细地阅读课文,而后才能进行对比。
二、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前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当代的语文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引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将多媒体用在引导环节,可以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将多媒体用于学习环境的构建环节,多媒体的影响可以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并且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深化情感方面的理解。另外,可以利用“微课”将一些知识碎片化,放到师生可以交流的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促进他们相互间的交流和探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有效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化角色。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者,发挥其主导作用。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关注的是自己的授课,忽视的是学生的反应与参与,体现了独断与专制,忘却了民主与平等。因此,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这样才能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
四、发挥分层分类作用,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
教学目标上分层。根据高中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分别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保持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基础的吻合。笔者在教学设计环节,分别按照学生的能力以及基础和态度等方面因素,综合统筹,为学生设置了ABC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要求的适应性,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够找准目标定位,增强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要体现分层分类原则,笔者主要在教学提问以及当堂检测两个方面进行区别对待。在教学提问环节,笔者专门设置了三种不同难度的内容,甲级难度的提问主要是针对A类教学目标的学生,乙级难度提问主要针对B类教学目标的学生,丙级难度提问主要针对C类教学目标学生,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有事可做,防止出现部分后进生被忽视的现象。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加对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促进作用,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授课手段,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颉马利.高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提升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20(09):75-76.
[2]肖丽娟.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