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中小学生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重视朗读,培养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语感;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实际能力的重要窗口,阅读能力反应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关乎着学生今后是否能适应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需要。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及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阅读重在“读”,“读”在阅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随着中考、高考的改革,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如此,阅读还能指导学生品味人生百态,领悟生活真谛。本文就从加强朗读,培养语感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
1、明确阅读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要求,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阅读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这也是迈出了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当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致力于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小的时候得习惯所支配的。我国现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征求老师答疑解惑。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标注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等,要学会举一反三。此外,还应当引导学生随手写阅读心得和随笔,真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多读,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2、激发阅读兴趣,增强主体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课外读物。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由阅读中引导学生质疑,对文章有感而发,有疑而注。第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阅读兴趣的保障,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素养,扩大了知识面。 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
3、重视名著阅读,拓宽阅读领域
阅读教学仅靠课本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延伸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才能使学生具有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名著以其无以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在现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阅读名著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典名著《诗经》、《论语》到《西游记》、《水浒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羊脂球》、《巴黎圣母院》,古今中外众多的名著作品都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资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并将名著阅读训练系统化、科学化。
4、引导精读深悟,注重专门训练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都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反复的训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观察和模仿,人类大量行为的获得是通过示范、观察和模仿的途径进行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学思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时,要教会学生会思善想,深刻领悟文章涵义,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教学千法,读为本”,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应遵循“读-悟-练”的训练提升过程,以阅读促领悟,以领悟带练习,以练习长能力。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非读无以产生语感,非读无以增长才干。读就是为语文学习打基础,读书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但读书又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意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深悟。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反复的练习,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习得跟学习游泳、乒乓球等的技能没有什么不同”。勤加练习才是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并坚持不懈。只有这样阅读效果才会有所提高。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所以说,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全面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百度知道:《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浅谈阅读教学关于语感培养的点滴体会》.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单位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校 龚丹 13208223155
邮寄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滨江路北段18号2幢306号
作者简介:
姓名:龚丹
性别:女
籍贯:四川广安
民族:汉
学历:大学本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河北大桥吉得利公司二楼 1500119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