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肖 晖
[导读] 为使小学语文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摘要:为使小学语文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其学习和发展的教学计划,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新课改后的汉语教学发生了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汉语,汉语教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促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策略
        前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无论在哪个学科任教,作为一名现代化的教师,置身于这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更能感受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能让陈旧的教育观念束缚我们的思维,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观念面对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工作带来的极大便利和好处。因此,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1“整合”为学生营造了理想的语文学习情境
        这种综合的多媒体信息功能结合了信息技术和中文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因特网上提供的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他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将图形与文字结合起来。中文版语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中文时,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中文文本的理解和识别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灵敏度、灵活性、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能力。性格有助于学生自我实现,发展个性品质及智慧潜能。
        2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学校,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它具有把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技术,制作更加精巧高效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需要利用网络共享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弥补教学的不足,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老师采用网络进行教学,在短时间内把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深入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扩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充分发挥优势,挖掘内在潜能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局域网、黑板报、墙角等定期向学生展示不同题材的作品,在全校师生中共同评选"文学小天才"、"创新小能手"等荣誉,积极营造一种努力创新、你追我赶的创新教育新局面。另外,在一些课外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重新安排教材内容或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自我引导和自我演绎中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有助于人物的生动形象。
        4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方法
        4.1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作者的心声。汉语基础课教材内容以叙述性文本居多,学生学习这些文本时,需要将其融入作者所描述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情景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知识的理解,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举例来说,由于小学生本身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他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的讲解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景象,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创造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2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作用,转变教育观念,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汉语平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一定要为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坚持以辅助性、实用性为原则,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网络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例如,老师给学生讲解北师大小学三年级上册《翠鸟》一文的时候,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翠鸟,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全面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描写语句,明确教学目标,并从实际出发,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归纳各种有关翠鸟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翠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翠鸟,对比课文中翠鸟的描写语言,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
        4.3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在基础汉语教育中,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时会问很多问题。学龄儿童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足,语文学习水平有待提高。原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解决学生学习语文时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老师在讲解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回到祖国》这篇文章时,就让学生写一篇阅读后的感想,从学生的读后感中找出学生的不足,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正,从而顺利地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基础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基础汉语的有效结合,解决了课堂上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语言学习效率,加快了基础汉语教学进度推广。
        5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因此,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中文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很多老师是利用演示课件进行教学,而有些中文教师则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而丧失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
        (2)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功能的多样性,不要把教材内容一成不变地搬上课件,从而丧失了信息教育的活力,人为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方面,但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凌驾于语文学科只能之上,同样也有自身的不足,因此,需要切合时宜地加以运用。
        结语
        总之,基础语文教育可以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提高基础语文教育的水平,而信息技术又极大地促进了基础语文教育的发展。小学汉语教师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树立现代信息教育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汉语学习渠道,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玉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方法[J].学周刊,2020(12):140-141.
        [2]李凤钰,李守凤.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办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38-39.
        [3]宁慧兰.探究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22-23.
        [4]李小仙.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9(1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