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邹珍珠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给予因药物过敏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抽取的7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过敏而致休克的需进行抢救的患者,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回顾性分析,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脱离危险,且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健康出院。结论:给予因临床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



        梧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给予因药物过敏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抽取的7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过敏而致休克的需进行抢救的患者,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回顾性分析,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脱离危险,且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健康出院。结论:给予因临床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由此说明,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再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供根本保证。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患者;抢救措施;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患者身体受到某些致敏源影响而致其全身出现异常病理反应[1]。过敏性休克病因多为破伤风抗毒素及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所致,具有发病时间短,症状较为严重,且病情扩展快的特点,一旦救治不及时,患者轻则休克,重则其生命将出现危险[2]。本文探讨分析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
        一、临床资料
        (一)临床资料
        抽取的7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过敏而致休克的需进行抢救的患者,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为(39.11±2.39),致病因素:3例因青霉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l例因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2例因对比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因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且6例为静脉注射药物致其过敏;临床表现:1例患者出现丧失意识症状,1例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症状,其他5例患者均存在风团、恶心、呕吐、心悸、头晕、胸闷、血压下降等症状。
        (二)抢救与护理
        1.急救处理。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后,需立即进行急救,主要措施有:一是护理人员立即停止药物输注,取患者平躺位,将患者所处环境良好通风,以保持其呼吸畅通,同时,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配合医生启动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通常情况下,实施就地进行治疗[3]。及时吸氧,观察患者的发声,呼吸频率和缺氧状况。二是实施抗休克治疗措施。立即开通双管道静脉通路,按医嘱进行补液。对于休克后,无血压,且脉搏极为微弱的患者,将0.1%的肾上腺素注射于其皮下。三是实施抗过敏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肌注异丙嗪25mg,以抗过敏治疗;若患者出现抽搐症状时,则需静脉注射5-10mg安定[4]。四是并发症处理措施。当患者伴有哮喘类、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时,需给予沙丁胺醇、氨茶碱喷雾剂进行临床治疗,若有必要,则再予其行气管插管,以起到缓解痉挛与平复哮喘之作用;当患者伴有脉搏微弱或者心脉停止症状时,则需立即施以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以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五是严密监护患者心电变化情况,定时对患者脉搏、血压、呼吸进行测量,观察其临床症状,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脱离生命危险[5]。
        2.护理措施。在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护理措施有:预防措施、用药指导、心理护理措施等,具体阐述如下。
        一是预防措施。对于存在过敏病症患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得当,对于减少患者过敏性休克症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对于入院患者,需及时对于是否有过敏史或者家族遗传病等进行了解,对于患者体质要做到熟知,以确保治疗安全[6]。有过敏史者,要标注在病历的首页最显眼的位置,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过敏源加以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和家属致患者过敏的原因,发生过敏的危害,在往后的生活和诊疗过程中加以防范,提高自我预防意识。
        二是主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开药治疗时,需对患者过敏史充分了解,并据此开具药物。


尤其是儿童首次输液时,务必详尽询问其本人及其家族是否存在相关过敏情况;在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前,需对患者信息进行认真核查,以减少发生过敏的几率,尽最大可能避免因错误用药,而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是对存在敏感性体质或者易过敏体质患者进行输液时,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体症,同时务必调慢药液注射速度[7]。药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药品,必须严格按要求配制试液,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结果。
        三是心理护理措施。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时,通常其心理会出现较大波动,紧张、担心,甚至恐惧是患者最常见心理特征,同时其家属的心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时,护理人员需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适当陪护、心理疏导、积极安抚以及解答患者疑问等方式,帮助患者化解心中疑虑,消除其内心各种不良情绪,以此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四是医护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及过硬的护理业务能力。一方面医护人员密切关注过敏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以便后续值班人员查阅,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积极防范过敏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患者施以静脉注射前,一旦患者存在潜在的过敏可能性,即需高度重视;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需立即报告,如有必要,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应急知识及应急措施。一旦患者出现过敏休克症状时,需立即停药,并马上更换生理盐水注射,但切记不可立即将针管拔掉,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在休克时,其周围血容量会出现急剧的下降,且极易出现痉挛症状,若此时再次穿刺不易成功,将会对急救效率产生影响。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取患者平躺姿势,以增加患者心部回血量,保证供应各重要器官血量。而若患者脉搏微弱,则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措施。
        二、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所选7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经救治后,均脱离危险,且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健康出院。
        三、讨论
        以上分析表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该症状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或者其过敏源相关,但与所用药物的药量不存在关联性,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治疗前,需对其过敏史情况充分掌握,以确保开药时,有效规避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若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或过敏性休克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最有效的应急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给予因临床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由此说明,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再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供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岳桂梅,高拥权.抢救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2):131-132.
        [2]普春丽,赵玉宝,沙丽,等.头孢类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8):136-137.
        [3]安晓芬.一例快速过敏皮试仪皮试阴性引起头孢曲松钠速发性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06):60.
        [4]薛利利,李春兰.双氢克尿塞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6):198.
        [5]高志红,刘丽华,李杰,等.一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9):165.
        [6]马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致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和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06):717+758.
        [7]周莹.一例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抢救碘帕醇对比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822-1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