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 彭素锐
[导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成分,然而纵观现有教学状况,普遍存在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未能将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实验教学的掌控难度颇大,与其浪费时间在实验上,不如多讲讲理论知识,以致实验教学中有无序、低效等状态产生。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汕尾市陆河县河城第二中学  广东 汕尾  516700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成分,然而纵观现有教学状况,普遍存在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未能将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实验教学的掌控难度颇大,与其浪费时间在实验上,不如多讲讲理论知识,以致实验教学中有无序、低效等状态产生。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重要组成之一,多数抽象理论知识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实践操作则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使其有效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化学学科中,实验课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有必要研究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现状
        纵观现有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情况,有下述几方面问题存在:第一,教学观念过于传统。部分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传统,对于实验课教学不太重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简单讲解了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本教材中有关实验方面的步骤、方法等展开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结果不符合教材等一系列问题时,通常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将错误原因找出,随后教师指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1]。此类实验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有效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第二,缺乏实验器材。我国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方面下足了劲,然而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导致部分学校、教师对化学实验课的重视度不足,校内也就没有配备齐全的实验器材。部分学校在开展化学实验课时,一个实验通常是多个学生共同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难以完整实施,同样对实验课教学有效性构成了影响。甚至有部分学校配备的化学实验器材仅限于最简单的部分,一旦涉及的化学实验难度相对较高,教师教学时便只能够简单讲解教材内容,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这也导致教学有效性严重下降。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一)端正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态度
        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知识时,面对化学中的相关体系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而时间久了之后大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消散,之所以会有此类情况产生,主要是因为教师未能将学生学习关注点准确抓住,未能结合实验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仅靠理论讲解势必会影响学生兴趣[2]。同时,供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时间原本就不长,教师若是不能将自主发现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也就很难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为了改善此类状况,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学习意识培养层面,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在完成具体化学实验操作任务的布置后,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或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探究,使学生在教师讲解化学实验时能够产生足够的热情,面对化学相关定义能够满怀期待,这样一来学生对化学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取代以往化学实验课好玩的认知,在课堂学习中也就会更认真地对待。
        (二)加强实验趣味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验证实验占据很大部分。化学课程中有大量固定的概念及理论知识,学生参与实验将同样的道理得出即可。然而,此类实验课相当乏味、枯燥,学生参与多次实践操作后便会逐渐失去兴趣。为了改善此类状况,教师在实验课教学安排中,需要思考如何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提高,因此有必要增加具备探索性的实验。具体来说,应以课程内容为根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制定未知答案,并及时引导学生自行操作动手,学生在对结果不了解的情况下参与实验,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制作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呈现两个不同的实验:二氧化碳制作和氧气制作,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者两个实验之间的差别,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并记录,最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之下,理解二氧化碳的制作原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中描述了实验步骤及器材等内容,然而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实验时,往往会有些许错误产生。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实验步骤、方法等,教师可在多媒体的运用下将实验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使其对实验步骤及方法直观了解[3]。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与化学实验相关的视频,或是自行录制实验过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相关实验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同时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将实验重点难点找出。该过程中,学生对实验流程方法能产生更清晰的认识,深入了解实验方法,方便学生自行操作,实验结果也自然能够快速得出。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学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是否浓厚、是否愿意深入质疑化学知识。学生在对教师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具备了实践操作机会之后,方可产生强烈的化学探究欲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引入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引导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帮助他们顺利掌握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伟.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61-62.
        [2]秦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6):45-46.
        [3]张武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