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郎杰
[导读] 本次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巴塘县党巴乡中心校 四川 甘孜 627650
       
        【摘要】本次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意义
       
        语文教学并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小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教学情境中,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因此,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们就应该对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合作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效的教学课堂[1]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完全,而且缺乏阅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自制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主要是将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有时为了追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看法,使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并开发出学生的自我创造潜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有利于打造特色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将事先设置好的教学内容分配给各个小组,并让其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一方面可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再积极地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的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合理分组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合理分组。但在这里需要说的是,按照成绩分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有互补的效果。而且,笔者认为在分组之前,一定要参考一下学生自身的意愿,以免造成小组之间出现分裂的现象。
      (三)设置角色轮流分工,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安排必须合理,首先,每个小组人数应该合理,一般为4-6人。其次,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组织能力等进行优化组合,并且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中的角色,以此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探究意识、交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重方法,在整个分组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对各组成员必须进行轮流分工,提升学生的合作兴趣;教师必须给足时间,加强学生自主讨论。
       三、科学设计探究问题,精心筛选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的成效是由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制定出合理的、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设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难易适中的,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考价值的探究任务。当一个问题多数成员可独立完成时,问题的结论、思考角度具有相对唯一性时,或者探究问题太易或太难时,那么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必要。另外,学习内容要多元化,让合作多样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四、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进行“走动式”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等。因此,小组在讨论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例如:我在上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课题的另外命名时,有一个小组在以人物命名中争论不休:有的成员认为用“昆虫迷法布尔”,有的成员则认为用“昆虫学家法布尔”,我及时地引导他们再精读课文看看哪个课题更能突显课文内容,最后这组成员一致决定用“昆虫迷法布尔”这个命题。这就是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的作用,在关键处予以指导,化解难点,使讨论进行下去[2]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语文课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宋秀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J].学周刊,2019,(16),105.
        [2]王艳华.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