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王双
[导读] 国际理解素养蕴含丰富内涵,国际理解教育包括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环境责任感、文化共存意识及国际合作理念。结合“一带一路”的现实,思政教学与实践应不断创新,以探索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国际理解素养提升路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国际理解素养蕴含丰富内涵,国际理解教育包括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环境责任感、文化共存意识及国际合作理念。结合“一带一路”的现实,思政教学与实践应不断创新,以探索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国际理解素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国际理解素养;“一带一路”;思政教学;路径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与剧变期,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动态,是影响我国时代环境的重要变量之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和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促进,在“一带一路”相关的新形势与新理论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彰显出先进的时代性特征。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笔者认为,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通识教育入手,为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继而针对性地结合“一带一路”发展现实,以国际理解教育的三元核心要素:环境责任感、文化共存意识及国际合作理念,因地制宜地展开思想政治教学,并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与范式方法,或可形成一套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将新时代新形势嵌入国际理解通识教育
        在“概论”教学中,探索“一带一路”核心主题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重要主题的经典案例和具体模型,并将其嵌入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向学生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之间紧密的逻辑关联,“一带一路”倡议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促进作用等。在此环节的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包括导入问题、初始问题、引申问题等)、情景设计(如假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立场)十分重要,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与素养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在浸入式学习中提升国际理解教育的通识水平及其外延性知识认知水平,为国际理解教育素养的提升打下重要的认知基础。


        二、以三元要素为核心目标进行教学与实践创新
            国际理解素养蕴含丰富内涵,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宏观背景,应针对性加强三个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密切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核心要素的素养:环境责任感、文化共存意识及国际合作理念。针对“一带一路”相关国际理解素养的提升,高校思政教学中可以国际理解通识教育及其延伸的认知基础为起点,紧紧围绕三元核心素养进行思路与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现实激励国际环境责任感、以“一带一路”文化多样性交流互鉴增强文化共存意识、以“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实践树立国际合作理念。
        新时代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素养的提升最终解决方案仍有赖于以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教学实践创新。首先,应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三元要素的培育与提升为中心目标,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教学拓展、专题讨论、多媒体演示、虚拟模拟等,把国际理解教育有机融入“概论”课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即“以例服人的内容创新”。其次,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即“多元交流的形式创新”。再次,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专长及网络社会资源,开创和丰富新型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使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即“多样活动的实践创新”。最后是系统总结,将前期积累的理论成果、教改设计与实践中所积累的问题、经验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总结实践效果与经验,形成可借鉴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断探索成熟的模式。
        三、国际理解素养提升的思政教学路径设计
        下图1展示思政教学中提升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路径的初步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新形势、新理论强化国际理解教育通识及外延知识,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基础,继而聚焦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三个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国际绿色合作现实激励环境责任感,以文化多样性互鉴增强文化共存意识,民心相通实践树立国际合作理念。在此过程中,三元要素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最后通过以例服人的内容创新、多元交流的形式创新、多元互动的实践创新等实现思政教学较全方位的创新,综合完成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素养的提升。
       
        图1 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的路径示意图
        结语
四、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新时代中国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的积极应对,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际战略及发展前景。一系列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此做出深刻认知,与时俱进提升相应的国际理解素养,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与时代发展需求。
        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对“一带一路”相关知识内容为基本分析依据,掌握其国际理解素养现状与问题,适用于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国际理解素养提升的理论探讨与路径优化。此外,教师还应在思政课堂中展开多种多样的课堂实践创新,在根本任务和关键问题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进工作路径方法,以更新颖、更有效的模式、方式方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的需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