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张亭亭
[导读] 新课标的实施,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创建快乐课堂,成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都在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如何通过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双胜小学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创建快乐课堂,成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都在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如何通过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策略
       
        新课改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摆脱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小学课堂学习生活,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追求。
        一、营造小学数学教学快乐课堂的意义
        (一)快乐课堂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快乐课堂的营造,可以打破学生心目中“师道尊严”的死板形象,让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平易的心态与教师进行交流,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同时,教师主动营造快乐课堂,也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
        (二)快乐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发现和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感受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和尊重,因此更加乐于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时的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到教学知识内容上,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营造小学数学教学快乐课堂的策略
        (一)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寻找知识内容中的快乐素材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强,对于习惯形象思维的小学学生,数学知识往往让他们感觉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通过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加富有趣味性,利用小学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2]
        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利用教师发给他们的材料,按照对钟表的理解去自己制作;对各个小组制作出的钟表进行评选,对最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钟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和时间的表示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即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以更加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时间、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小组协作、比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制作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让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灵活。
        (二)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快乐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少、活泼好动、对周围的
        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建他们熟悉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到创设的情境中来,主动去进行知识的探索[3]
            比如在进行“位置”教学时,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教师站在学生之间不停地走动,并随时喊出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而处在教师所喊方位的同学马上站起来,并接着喊出另一个方位词,被喊到的同学再站起来继续,以此类推。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思维和注意力围绕教学内容动了起来,而且他们的行动也跟随着在不停运动,在游戏的快乐中掌握了教学内容,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激励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学科。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和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如果在学生犯错和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往往会因此丧失信心,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育还处在早期开始阶段,缺乏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激励的意识,负面情绪和心理,会加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障碍。因此,教师应格外关注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在教授知识内容和引导他们克服困难的同时,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对错误的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遵循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打造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获得数学知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靳改霞.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20(17):147-148.
        [2]倪爱凤.构建小班化快乐数学课堂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5):90.
        [3]王园园.导入快乐课堂——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